嶺南版美術教案(第二冊完整版)
2、課堂小結:本課同學們都能積極主動地參加設計海怪的頭飾、面具。頭飾、面具也設計得非常有新意,表演得也惟妙惟肖,老師真替大家高興。
3、課后拓展:以后請大家多多留意一些形象特別的物體,設計出更多、更好的動物形象。
4、課后反思: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思路是符合學心理特點的,同時也能積極調動學生的觀察、思考、探索及表演的興趣。但也存在教師在教學上過多地干預學生的創造思維的環節,今后可以更加放手讓學生知道本課要上的內容,先讓學生課前思考一些問題。因為一些創新的東西可能不是幾分鐘就能想得出來的。
人們創造的奇特形狀
麒麟、龍、鳳都是古人想象出來的,是沒有的。但它們的形狀很威、很美。
第十二課 動物的花衣裳
教學目標:
1、學會觀察、比較、欣想象的學習方法。
2、運用點、線、色塊繪出精致的花紋圖案和豐富的色彩。
教學重點:
1、能運用點、線、色塊大膽繪出動物的花紋;
2、對比色、鄰近色的運用。
教學難點:
如何表現出獨特的花紋圖案。
教學過程:
一、 一看、猜一猜、說一說
1、一看:出示動物局部,注意觀察動物的花紋和色彩美。
2、猜一猜:這些紋樣屬于哪種動物的花衣裳?猜出動物的名稱。
3、說一說:動物的花衣裳有什么作用?
二、看一看、議一議、想一想
1、看一看:動物身上的花衣裳有哪些花紋圖案?色彩是怎樣搭配的?
2、議一議:為什么有些什么動物身體的顏色與環境色這么相似,有的還會隨著環境顏色的變化而改變顏色。
3、想一想:我最喜歡什么動物?我會用什么花紋和色彩去表現它的花衣裳?
三、玩一玩、畫一畫、評一評
1、玩一玩:創設動物界時裝表演的情景,激發想象創作。
2、畫一畫:先畫出喜愛的小動物的外形,再給它添上合適的花紋、色彩。
3、評一評:自評和他評。
四、教學評價
1、可從知識技能方面設計:
我學會了辨別( );
我能觀察發現( );
我能畫出( )種花紋;
2、可從學習過程設計:
我能仔細觀察,還能發現啊( );
我能自己查找資料,知道( ) ;
3、情感、態度方面設計:
我喜歡( );
我學會關注大自然的( )。
教學反思:本課從另一角度(動物保護色)啟發學生的想像創作思路,培養他們科學與藝術地進行觀察與表現的方法,學會用環境色裝飾動物的身體,啟發創造性思維。
第十三課 涂色 游 戲
教學目標:
1、能認識原色,能利用線條和色彩進行造型,并能用文字語言給自己的作品起名字。
2、在游戲活動中認識色彩。
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
1、創設情景,組織一個顏色搶答比賽游戲活動,讓學生在認識顏色的基礎上產生學習興趣;
2、教師組織一個涂色接力比賽游戲活動。
二、課題展開:
1、教師出示涂色游戲課題。
2、教師組織涂色游戲活動。
三、活動一:
1、教師利用多媒體或圖片出示畫家的作品,引導學生欣賞。
2、學生小組討論,說說畫中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