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版美術教案(第二冊完整版)
四、活動二:
1、參照教材學習畫線方法。
2、欣賞農民畫作品。
3、學生嘗試畫線。
五、活動三
1、教師表揚線形畫得獨特的同學,同時引導涂色練習。
2、播放輕松音樂,學生涂色表現。
六、課后延伸。
觀察大自然,發現生活中的色彩現象,創作一幅色彩畫作品。
教學反思:本課兒童的學習特征,設計了隨意涂色的想像性游戲方式,在教學中兒童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工具和色彩進行造型表現活動。重視了“實踐體驗”的教學精神。
第十四課 我在天上飛
教學目標:
1、學會尋找身邊會飛的東西,了解它們是怎樣飛起來的。
2、通過收集飛行物的圖片,分析其造型與色彩的特點。
教學重點:
促進美術、科技交融的綜合意識,進行命題手工創作。
教學難點:怎樣看圖制作出既精美又能飛的玩具。
教學過程:
一、 活動一:教師要求嶺南版美術教案第二冊學生帶一件會飛的玩具回來,例如飛機、小鳥、小飛俠等。分小組進行講述、介紹。要求同小組的玩具串成一個故事,看哪個小組的故事最生動。
二、 活動二:組織學生參觀有關的航空模型或玩具展覽,讓學生了解簡單的科學知識。
三、 活動三:用簡單的線條和對稱的造型畫自己喜歡的飛行器,看誰畫得好。
四、 活動四:教師與學生分工合作,用彩色紙等材料做一件自己喜歡的飛機或降落傘。
五、 課后延伸:兒童可以收集各種現代飛行器的圖片進行欣賞,也可以創造新的飛行器,嘗試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去表現。
六、 教學評價:
1、可從學生收集資料方面思考,如“我會收集小畫冊”、“我會剪輯哪幾種報刊。
2、可從學習目標方面思考,如“對天空中飛行物的認識程度”。
教學反思:課程先介紹了天空中的飛行物,讓同學們思考它們的飛行原理,通過觀察讓同學們了解降落傘、飛機的形狀、色彩的特點,鼓勵了學生們大膽聯想,敢于創作,學會利用各種可以利用的材料表現。
第十五課 漂亮的花紋
教學目標:
1、體驗材料的特性,嘗試搓、印的方法,提高對連續紋樣的認識;
2、培養學生認識美、發現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
1、學會搓印花的方法;
2、認識了解連續紋樣的特點
教學難點:
拓印的方法,花紋的排列。
進行過程:
一、 課堂導入
1、欣賞多媒體展示圖片,發表感想。
2、學生聯想口述自己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可見到這些形式的花紋
二、學習
1、怎樣進行單獨紋樣的設計?
(1)怎樣排列變成連續紋樣?
(2)畫家怎樣進行連續紋樣的色彩搭配?
2、討論:連續紋樣在生活中的應用實例。
3、反思評價:接力式與單元組合式小組活動的作業效果如何。
三、學生作業
四、課后學生去探究、嘗試別的方法。
教學反思:本課用“紙”通過搓一搓、印一印這有趣的活動讓學生認識、發現、體驗這些花紋的構成及其美感特征及在生活中的運用,啟發兒童去濃度探索、發現與體驗用不同的方法和多種顏色進行拓印,使畫面的排列與色彩變化豐富,在手工作業中體現出細致操作的能力,對色彩美的感知能力以及創造表現的能力。
第十六課 手套、襪子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