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冊第五單元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全單元教案
④ 讓學生借助畫面和文字,用自己的語言表述題意,自然滲透“擁軍”“熱心助人”等教育。
五、課堂練習
練習十六 第8、9題
六、總結:這節課你收獲了什么?
第十課時 例5、練習十七第4、6題 [p93、94、95]
教材分析及重難點:
本節是“商的變化規律”,它有別于原來六義的“商不變性質”。“商的變化規律”探究的自由度更大了。
教材通過例5教學商的變化規律,清楚地體現出了三個知識結構框架:一是商隨除數的變化而變化(表格1);二是商隨被除數的變化而變化(表格2);三是商隨被除數和除數同時變化(幅度相同)而不變化(表格 3)。教材利用學生已有的計算技能,5600÷800進行遷移類推地填表計算,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自己思考進而發現商的變化規律。教材在提問的下面還安排了 4個小朋友的發現語言,為能更好地牽引學生思維的展開做了很好的帶頭和榜樣作用,這樣學生“說”與“發現”就更有實際價值。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商的變化規律的過程,進而體驗感悟商的變化規律;
2.能根據商的變化規律熟練地進行相關的計算練習;
3.在鞏固所學的計算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在意念中感知商的變化規律。
教學建議:
1.在“填”與“說”中分步感知商的變化規律
教學商的變化規律,教師可以有意識安排書上表格1讓學生進行練習,如教師可以先出示200÷2讓學生口答,然后再在除數 2的后面添加0,問:“現在的得數還是100嗎?”這樣學生就能很明確地看出被除數200沒有發生變化,而除數2卻擴大了10倍,商卻縮小了10倍;在學生思維處于半啟動狀態時教師再次在除數20的后面添加0,學生肯定能一眼就看出商的第2次變化。教師在學生思維全啟動時可以再來一組類似的題目:1000÷5、1000÷50、1000÷500 在放手讓學生自由“填”的同時要讓處于思維興奮狀態的學生充分地展開“說”。進而得出:在被除數不變的情況下,商隨除數的擴大而縮小。這是第一步的教學感知。
第二步表格2感知除數不變的情況下商隨被除數的擴大而擴大,教學的方法同第一步的教學感知。教學后要適當引導學生進行比較,發現在除數不變的情況下,商跟被除數有“正遷移”現象;而在被除數不變的情況下,商跟除數有“負遷移”的現象。教學時,盡量采用學生的語言進行概括小結。
第三步感知商的變化規律必須建立在前兩步充分“填”與“說”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出示14÷2與140÷20讓學生展開思維想象和知識遷移。“填”后啟問:“被除數和除數都發生了變化,為什么商卻沒有發生變化?”有了良好的前沿基礎,學生肯定能概括出“被除數和除數都擴大 10倍,商肯定還是原來的數”,有了這種認識,教師繼續出示280÷40、560÷80、5600÷800 完整的表格3分別讓學生進行“填”與“說”,使學生進一明確感知商的變化規律。
2.在“用”與“辯”中明確提升商的變化規律
教學例5商的變化規律在教師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基礎,放手讓學生通過計算、觀察、比較等活動已發現初步完成感知,顯示出學生主動探討知識優良品質。但是在教學中更要注意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適時地把學生用語言表述的變化規律,加以提煉并呈現。使學生全面了解商的變化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