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冊第五單元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全單元教案
2.重視實踐問題
第6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教材用春芽雞場的事例,呈現問題的背景,用文字敘述提供信息,并提出問題。第6題含兩小題,兩題中的情境相同,數量關系正好相反。學生可以直接運用新學的筆算除法解決第(1)題提出的問題。第(2)題,需要兩步解答。練習時,要讓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對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給予幫助。做完后,請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過程,并引導討論“兩題之間有什么聯系?”使學生了解到兩道題說的是同一件事,只是從不同的角度提出數學問題,并進一步體會被除數、除數、商和余數之間的關系。
第7.8.10.11.12題,是實際應用的題目。學生通過計算解決實際問題,既鞏固了計算的方法又體會了計算的意義和作用。尤其第12題是道開放題。題目給出了總錢數和兩種衣服的價錢,要解決“可以買多少件?還剩多少錢?”的問題。由于給出了兩種衣服,所以選擇可以多種,即可以任選一種,也可選兩種。由于兩種衣服的標價方式不同:29元 / 每件、49元 / 兩件,計算第一種衣服的件數時,可直接用錢數除以單價;計算第二種衣服的件數時,先要用錢數除以價錢再乘2。練習時,可讓學生自主選擇,獨立解答,交流思路。
3.增加相應習題
比如可以根據班級實際情況適當提供一些平時本班學生的容易出現的錯題,通過改錯,提醒學生除法計算中應注意的問題。練習時,還可讓學生改錯,使練習更有針對性。
第八課時 例4(1)、(2)、練習十六第1、2、4、8題 [p89、90、91]
教材分析及重難點:
本節課的內容是商是一位數以后的又一個高峰期,也就是說對于少數學生來說又是一個比較抽象的商是兩位數的除法計算。這部分教材雖說是在商是一位數的基礎上編排的,除的順序、試商的方法與商一位數的完全相同,只是商的位數多了,計算也復雜了。但是這部分教材的重點跟商是一位數一樣也是弄清每一位商的書寫位置,掌握兩位數除法的筆算方法。教材注意運用知識的遷移規律,與六義教材相比教學的步子加大了。
這部分教材編排了例4和練習十六。
對于例4教材呈現一幅學生回收廢品的情境圖,圖下面依次安排了兩道題。第(1)題是學校組織環保小組的事,解決“可以組成多少組?”的問題;第(2)題是學校環保月收集廢電池的事,解決“平均每組收集廢電池多少節?”的問題;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列出相應的除法算式,進而讓學生討論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與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嘗試進行遷移練習。練習后對照教材列出的算式。旨在讓學生經歷筆算過程,主動探索計算方法。
教學建議:
① 充分利用教材呈現的情境圖設置教學情境。
② 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商是兩位數除法中遇到的新問題。
③ 及時請學生說一說筆算過程。通過說計算過程弄明白商個位上應該寫0的道理。
④ 組織好小組討論。引導學生從除的順序、商的位置、余數的大小、求商的方法等方面加以比較,使學生從實質上把握二者的聯系與區別。促使學生形成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基本方法:先用除數試除被除數的前兩位數,如果前兩位數比除數小,再除前三位數;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把商寫在哪一位上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這些,不需要學生記憶,是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體驗得出的,并在今后做筆算除法的過程中比較熟練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