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冊第五單元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全單元教案
請學生說出把21看作幾十試商?之后,試除……
在這個過程中,要讓學生知道:用20試除得到的商4稱為“初商”。“初商”是否合適,必須進行檢驗。
(4)完成例2下面“做一做”的第1題。
先讓學生獨立做。訂正時提問:
“誰能說一說你是把除數看試商的?是怎樣想的?”
“觀察一下例題和做一做中的題目,除數個位上的數分別是幾?這三道題都是用什么方法試商的?”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概括說明:除數個位數是1、2、3、4的兩位數,一般情況下,可以用“四舍”法把除數個位上的數舍去,看作整十數試商。
3.教學用“五入”法試商。
(1)接上面的購書情境和問題,引出第(2)個實際問題。
由學生說出算式:196÷39
(2)嘗試試商,完成計算。
讓學生想一想把39看作多少來試商?
學生的回答可能有兩種情況:一種用學過的方法,把39看作30來試商,商6大了,再改商5,另一種把39看作40來試商,商4小了,改商5。之后,教師將196改成194讓學生用兩種方法方式試商,看試商情況。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的情況,把194÷39的兩種試商過程寫在黑板上,并讓學生比較一下哪種方法簡便些。
接著讓學生把這首題做完。
(3)做例2下面“做一做”的第2題。
先讓學生做,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把除數看作幾十來試商的,是怎樣想的。
教師概括說明:除數個位數是5、6、7、8、9的兩位數時,一般情況下,可以用“五入”法把除數個位上的數舍去,同時向前一位時1,把除數看作整十數試商。
4.引導概括
引導學生結合上面的兩種情況,概括出: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一般按照“四舍法入”法,把除數看作與它接近的整十數來試商。
三、練習
1.完成練習十五第1題。
請學生獨立填寫。填寫后,組織交流。
由交流中出現的不同填法。比如20×()<85,( )里可以填1~4各數(當然也可以填0,但無實際意義)。教師要特別指出:筆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想商時,要選擇除數與1~9中哪個數相乘的積小于并且最接近被除的數。
2.完成練習十五第2題。
請學生口答或直接把各題的準確商寫在書上。開始前,可以根據本班的情況采用不同的形式,比如“比一比”誰的速度快、搶答等。
3.完成練習十五第3.4題。
四、總結
1.請學生討論、交流怎樣試商?怎樣檢驗初商是否合適?
2.教師強調:筆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時,除數個位上是1、2、3、4,可以把尾數舍去,把它看作整十數來試商。除數個位上是6、7、8、9的兩位數,試商時,用“五入”法把除數個位上的數舍去,看作整十數試商。初商是不是合適,要用它和除數相乘的積與被除數比較進行檢驗才能確定。
第六課時 例3、做一做、練習十五第5題 [p85、87]
用不是很接近整十數除商一位數試商方法的靈活運用
教材分析及重難點:
本節內容在上節用“四舍法”和“五入法”試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會在用原有的試商方法上產生認知沖突,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中,當除數十位上的數較少,個位上又不接近整十數,如14、15、16、24、25、26,如果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數看作整十數來試商,往往需要多次調商,這就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來試商。教材就是通過例3,教學不接近整十的試商方法。
教材給出了關于座位的實際問題,引出除法算式140÷26。讓學生利用所學的試商方法解決,發現思維受阻。于是教材呈現了學生不同的試商方法:第一種是一般的試商方法,把26看作30試商,調一次商;第二種利用一位數乘法,把26看作25試商,一次就確定出商。最后,還提出“你是怎樣想出商的?”讓學生交流不同的試商方法,體會在試商的過程中,應根據不同的情況靈活運用試商方法。教材還通過驗算第一個同學的計算,自然地引出驗算,幫助學生學習如何驗算有余數除數,同時培養自覺驗算的習慣。教學時,學生也可能直接用乘法“25×5=125”想商。 不管哪種方法只要能得出正確的商,都應給予肯定。但在交流不同的算法時,應讓學生了解各自試商方法的不同之處,即使同一種試商方法,在試商的過程中也會有各自的巧妙之處:如有學生在把26看作30試商時,當發現商4小了,不是將4改寫成5再試商,而是根據余數36里面還有一個26,直接確定商5,整個過程既有一般方法又有靈活處理。在了解了不同的方法后,可以組織學生討論:你認為哪種方法簡便?通過比較使學生了解到:有的計算直接用一位數乘兩位數能很快地確定應商幾。但允許學生認為怎樣簡便就怎樣算。例3之后“做一做”讓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試商。做完后,注意讓學生說一說試商的過程。注重在實際教學中要充分展現學生有個性化的思維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