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多篇,教學實錄2篇)
引讀:是呀,這深深的愛,堅定的信念使這位年輕的父親不停地挖,挖了8小時……(生接)這偉大的力量正是源于那句最真摯樸實的話──“不論發生了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5)兒子看到爸爸來救他,自信地告訴爸爸,他曾經對同學說的話:“只要我爸爸活著……,他總會和我們在一起!睆倪@兒可以看出什么?(兒子對父親的信任,他堅信父親會來救他。即使在最危險,最艱險的時刻,兒子的信念都沒有動搖。)
指導讀:這句樸實的話終于讓父子團圓,此時心中有千言萬語,又激動人心的場面往往通過言語來表現,讀一讀父子間的對話,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驚喜,自信,激動)
(6)兒子還是個無私的人,在父親救他的時候,他讓同學們先出去,要父親先救他人,而這又是那樸實但又強有力的話語。
4.師小結:是呀!父親與兒子都是了不起的,父親對兒子的愛讓我們感動,兒子對父親的信任,更讓我們感動。一句平實而強有力的話連接著兩顆心,因此,阿曼達被救后,這對──(引讀),生讀──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擁抱在一起。
二、總結全文,發散思維
1.總結:這是一個多么感人的故事,這篇課文讓我們明白了“愛,會使人堅定和勇敢;愛,會使人產生信賴和力量;愛,會創造奇跡”學習后,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2.學生在班上交流。
3.師小結:感受多深呀,回家后把你們的感受對父母說一說,或是記在日記中。
三、小練筆
請學生想象一下:在漆黑的瓦礫下,沒有水,沒有食物,沒有爸爸媽媽,有的只是14個七歲的小伙伴,阿曼達和小伙伴們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寫下來。
【教者注】有這樣一個故事:媽媽問女兒:這個(英文字母o)是什么?女兒張口就答:o。媽媽大吃一驚:你怎么認識的?女兒很自豪:幼兒園老師教的!第二天,媽媽以扼殺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性為由將幼兒園告上法庭。法庭上,媽媽給法官和陪審團講了一件事:某心理學家在白紙上點了一點進行測試,問題是:這是什么?幼兒園孩子的答案很多且想象豐富、奇特;小學生回答減半;中學、大學逐級減半;研究生回答統一又準確:白紙上的一個點。結果,媽媽勝訴。
讀罷,深有感觸。于是,學習支玉恒老師《西門豹》的教法,進行本課教學。盡管諸多邯鄲學步之舉,但吾輩后生,貴在學。貽笑大方,不必介意。
第一課時
師:孩子們,我們又見面了!高興嗎?
生:高興!
師:誰還記得我們以前一起學習過哪一課?
生:《鯨》。
師:對。記得真清楚。那一課我們學得開心嗎?
生:開心!
師:今天,我們仍然會學得很開心。不過,學習中有可能會讓大家“傷心”哦!
生:不會。
師:好吧。咱們上課。課前已經把課文讀過兩遍以上的同學請舉手。(全部舉手)很好!
師:請大家看課題,這個星號是什么意思?
生:表示這篇課文是略讀課文。
師:誰知道什么叫略讀?
生:就是說要簡單的、簡略的讀。
師:還有一點十分重要,就是這篇課文需要大家自己讀懂,老師只能簡單地提示你們一下。
有信心讀懂嗎?
生:有!
師:很好!能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的同學請舉手。(多數同學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