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多篇,教學實錄2篇)
生:“爸爸,真的是你嗎……和我在一起!”
師:(出示課文片段4)接著讀。
生:“一個安全的出口開辟出來了。父親顫抖地說:‘出來吧,阿曼達!’”
師:停。沒有顫抖。再讀!
生:“父親顫抖地說:‘出來吧,阿曼達!’‘不!……’”
師:“不!”要讀得斬釘截鐵!讀!
生:“不!……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師:好!讀得非常感人。讀出了阿曼達的自豪感。
【教者注】教學目的基本達成。但由于考慮到時間問題,沒敢放開,牽引較多。
師:我要提的第二個問題解決完了。下面我要說第三個問題了。我們每個人讀這篇課文的時候都會深受感動。感動就會心潮澎湃,思緒萬千。你們猜一猜,趙老師讀完這篇課文以后,會想些什么呢?或者說想到了什么?
生:你讀的時候想到了自己的兒子。
師:是的,我是想到了自己的兒子。但這個念頭我只是一念之差(注:教師的口誤。本想說“一閃而過”)。
生:您會想到,為什么那些父母只是哭一聲就走了,而阿曼達的父親卻有著堅定的信念。
師:那是因為他很……、
生:很愛自己的孩子。
師:對呀!大家看看,(指著黑板上的“愛”字)我把這個字寫得這么大,由這個字你會聯想到什么?
生:(紛紛地)父愛!
師:是啊。由父愛再聯想一下?我聽你們殷老師說,咱們班在課外閱讀課上讀過一篇很好的描寫父愛的文章……
生:《背影》。
師:對呀!你們會不會想到?
生:會!
師:趙老師會不會想到?
生:會——!
師:還是呀!我讀完課文以后,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背影》。還記得文中那感人的情景嗎?
生:記得。
師:我今天還特意給大家帶來了《背影》的精彩片段,我們來重溫一下吧!(投影出示《背影》片段。)請大家輕輕地、深情地讀吧。
生:(有感情地朗讀)(注:個別地方教師作了刪改)
他望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很胖,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師:這篇文章非常令人感動。我已經讀了不下于20遍。我經常和我的兒子在一起很深情地背誦這篇文章。我們剛才學的這篇課文中的父親對兒子是一種非常強烈的愛,那朱自清先生筆下的這位父親,對兒子又是一種什么樣的愛呢?
生:應該是默默的愛。
師:“默默的”,意思我明白了,就是這個詞不太恰當。
生:應該是無微不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