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多篇,教學實錄2篇)
生:偉大!
師:那她做的事是不是驚天動地的呢?
生:不是。
師:我們每天生活在母親的身邊。也許,你從出生到現在都沒有感受到母親的那種無微不至、體貼入微的濃濃的情、深深的愛。也許你會覺得一切都很正常。孩子們,現在,我們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的母親做了哪些看起來是微不足道,卻又飽含深情、飽含母愛的事呢?請大家在小組里交流一下。記住,這樣的事不一定要驚天動地。開始吧!(學生討論,教師參與。有的學生還在默默地流淚。)
師:誰來說說?
生:我們的母親每天給我們做飯。一日三餐,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如果母親對我們不是深愛的話,不是早就做膩了嗎?
師:是啊!一日三餐再簡單不過了。但是,十數年如一日,天天燒、天天做,而且頓頓都要想法變著花樣讓我們吃好。這種愛難道還不偉大嗎?我想,你就以“一日三餐”為題,加上你的聯想,加上你的感受,寫一篇小文章,表達母親的愛。好嗎?
生:好!
師:請你也說說。
生:夏天的時候,爸爸總是買西瓜給我吃。每次吃西瓜的時候,爸爸總是把西瓜切成一片一片的,再拿來讓我吃。
師:從這里你感覺到愛了嗎?
生:感覺到了。
師:爸爸只是把西瓜切成一片一片的,很普通啊?
生:爸爸每次都是輕輕地端來讓我吃,他是想讓我吃的更舒服一些。
師: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爸爸非常的關心和愛護我。
師:那你就可以以“一片西瓜”為題,寫下這件小事。同學們,事情雖小,但是,只要我們善于聯想,再把我們對父母那種濃濃的情、深深的愛的崇敬之情、感激之情融在里邊,我們就能寫出非常感人的文章。像《地震中的父與子》中這位父親應該說是太少太少了,更多的是朱自清先生筆下的那位父親和我剛才讀的這篇文章中的那位很普通的母親。我們能不能通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寫一篇充溢著母愛、洋溢著父愛的很感人的文章呢?
生:能。
師:有信心的同學舉手。還有幾個同學沒有信心。不過沒有關系。下課以后,我會把《背影》和剛才我讀的這篇文章打印出來發給你們,你們可以模仿著寫。好不好?
生:好!
師:模仿時要注意,看看作者是怎樣把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一些小事,加上自己的感受,通過細膩的描寫,讀起來催人淚下的。本來,想請大家在課堂上寫的,但是剛才第一節課大家辯論的太熱烈了,都不愿意下課,以致于時間悄悄地過去了。因此,只好留在課后來完成了。可以嗎?
生:可以。
師:我希望大家寫文章的時候,在電腦里邊寫。因為可以隨意地修改。知道剛才我讀的那篇文章是誰寫的嗎?
生:是……
師:我當時說“想聽聽文章的作者朗誦嗎”,你們說“想”。接著,就傳來了一個聲音。是誰的聲音?
生:趙老師。
師:對。那這篇文章的作者是——
生:趙老師!
師:我就是在電腦里邊寫的,修改了好多次。寫好以后,可以拷磁盤給我。更希望大家發e-mail給我。請大家記下來我的e-mail地址。
【教者注】以上設計目的有三:1.將課內外知識結合,進行語文教學研究性學習的嘗試。2.情感升華。3.引導學生抓住生活中細小的事件,提煉寫作素材,融入情感,細膩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