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復習教案
剖析:這一段說“端午”,介紹端午的種種風俗,依次寫了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貼五毒、貼符、喝雄黃酒、放黃煙子、吃“十二紅”。作者行文如同隨意聊天,談端午風俗時從各地均有的風俗寫到家鄉獨特的風俗,再寫到“十二紅”,寫到“咸鴨蛋”,于是水到渠成地轉寫“端午的鴨蛋”。前文看似閑筆,實際上渲染了“端午”的濃烈氣氛,為文章主體“鴨蛋”預設了一個合理的背景,所以談“端午風俗”也是必要的。2.“高郵的鴨蛋的特點是質細而油多。”至“這叫什么咸鴨蛋呢!”剖析:這段寫家鄉腌蛋的特點。作者將文言詞語與口語結合起來,相映成趣,倍添韻味。例如“質細而油多”、“入口”、“尤為別處所不及”屬古漢語語言,而“發干、發粉”、“嚼石灰”又極俗。“筷子頭一扎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讓人躍躍欲試,作者把它寫得有聲有色、富有動感。【結構簡析】文章記敘了作者家鄉端午節的一些風俗,著重介紹了家鄉的咸鴨蛋的特色,流露出對兒時生活的懷念,對故鄉的熱愛。全文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對家鄉端午節風俗的描寫,十分富有地方特色,同時表現了作者對家鄉的懷念。第二部分(第2—3段):描述家鄉最有名的是咸鴨蛋,尤其是雙黃鴨蛋。第三部分(第4—6段):寫孩子們如何吃和玩端午的鴨蛋。可以圖示為: 【主旨探討】關于本文的主題有如下表述:1.文章記敘了作者家鄉端午節的一些風俗,著重介紹了家鄉的咸鴨蛋的特色,流露出對兒時生活的懷念。2.文章對家鄉端午節風俗的描寫,十分富有地方特色,同時表現了作者對家鄉的懷念。3.本文在小小咸鴨蛋里嘗出生活的滋味。所寫內容雖然簡單,但作者善于在平時的生活中發現美,用濃濃的深情,釀出了人生滋味。我的觀點: 【審美鑒賞】小小咸鴨蛋文章從作者家鄉端午的習俗觸發,引出高郵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特產——咸鴨蛋。在對此的介紹中,洋溢著作者的喜愛和自豪。如文中的“哦!你們那兒出咸鴨蛋!”以人們的驚訝和熟知的語氣來體現咸鴨蛋的名氣。“必用紙條特別標明”中的“特別”二字,可見咸鴨蛋在外人心中的地位,“但和我家鄉的完全不能相比!”中的“完全不能”,作者用全盤否定的語氣突出家鄉特產的優點,在不知不覺的夸耀中,我們能體會到作者的喜愛和自豪:對咸鴨蛋的喜愛,對身為高郵人的自豪。高郵的咸鴨蛋之所以如此的出彩,我想與端午節中“吃十二紅”還是有聯系的吧,紅是紅火,咸鴨蛋越紅,人們就更愿意把它當作十二紅之一;反過來,人們愿意把它當作十二紅之一,咸鴨蛋就會越紅。兩者相輔相成。同樣,咸鴨蛋越出名,就越能代表高郵,越能代表高郵,咸鴨蛋就會越好!水漲船高。這也許就是民俗!作者選擇了咸鴨蛋做為自己家鄉的榮譽,親愛的同學,你會選擇什么來代表你的家鄉?【問題探究】問題:本文記敘的是最普通不過的“端午的鴨蛋”,但卻讓人回味無窮。你能說出其中的原因嗎?這對你的作文有什么啟示呢?【導思】寫作來源于生活,這不是一句空話。這篇文章又給我們以深刻的啟示。生活中處處有情趣,只有細心地觀察生活才能得到寫作的源頭活水,也才能真正地掌握寫作的真正本源。觀察生活,熱愛生活,才會有對生活更深刻的愛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