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復習教案
12.第二段中“我們都不大說話,只有均勻的槳聲。我漸漸地快睡著了”。結合你的理解,說說為什么 “我們都不大說話”?我真的“快睡著了”嗎? 解析:我們仔細體會作者描寫的意境之美,通過作者的描寫使我們也沉浸在那令人向往的環境氣氛中,被感染和陶醉。答案:“我們都不大說話”是因為我們都在靜靜地用心欣賞月光下冬天的西湖;“我快睡著了”是因為我在充分感受著景物的美好和友情的溫馨。13.第三段為什么說“外邊雖老是冬天,家里卻老是春天”? 解析:這是全文的一個關鍵句,也是文章體現中心的地方,我們要結合這些語句深刻地體會文章要表達的中心和濃濃的感情。答案:因為在寒冷的冬天里一家人在一起,家庭的溫馨與冬天的寒冷形成了強烈反差,即使在冬天里也能感受到春天般的溫暖。因此說“外邊雖老是冬天,家里卻老是春天”。14.你最喜歡文中描繪的哪一個冬天?請簡要地說說喜歡的理由。解析:這是一個開放性的題目。但是回答時需要在對文章充分理解的基礎上作合理的想象,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出深切的感受即可。答案:根據自己的理解回答。如:喜歡作者描寫的第一個冬天,因為作者抓住在冬天里的一件很平常的事,寫出了家庭的溫馨,給人以春天般的溫暖。二、語言運用15.“曾經滄海難為水”。白話中來句古詩,讓人忍俊不禁,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趣味。你平時注意積累了嗎?試寫幾句關于水的詩句。解析:古詩引用,可以跟文章增添很多韻味。所以我們平時要注意積累,以便運用時信手拈來。答案:示例: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讀書做人汪曾祺軼事這家伙是個瘋子 在昆明,有一段時間,汪曾祺迷上了昆曲,并酷愛吹笛(昆曲的主要伴奏樂器是笛)。常于風恬月朗之夜,端坐在聯大校園的大槐樹下突出于地面的老根上,獨自吹笛,直到半夜。同學中有人說:“這家伙是個瘋子!” 你看看 汪曾祺因在《沙家浜》定“本”時,“應對稱旨”,有捷才,江青對他比較滿意。他是唯一一個敢在江青面前翹二郎腿,敢抽煙的人。在創作《杜鵑山》時,于會泳蠻橫專斷,對汪曾祺甚為輕慢,這讓他非常惱火。一次,于會泳指責汪曾祺寫的一句戲詞“僅防隔山煙塵漲”不通。他二話沒說,找來《杜工部集》翻出一句詩,往于會泳面前一放,說:“你看看!” 我從不給自己打電話 林斤瀾常常在家中接到找汪曾祺的電話,就問對方號碼從哪得來的?對方說是汪本人。林又問:“他不是在開玩笑吧?”對方肯定地說:“不,認真的,他一個字一個字想出來的!”事后林斤瀾問汪曾祺,汪說:“我只記住這一個電話號碼。”又問:“那你自己家的不記得?”他斷然答道:“我從不給自己打電話!” 我只能居第三位 幾位小同鄉去拜見汪曾祺,他微笑著問:“跟高郵相比,還是北京大吧?”令人倍感親切。眾人甚是崇敬地說:“高郵除了秦少游,就是您了。”汪曾祺正色道:“不對,高郵雙黃鴨蛋比我名氣大多了,我只能居第三位。”眾皆粲然。幾則短小精悍的小故事,將汪曾祺先生全面地展示給了我們,不知您從先生身上是否能學到些什么呢?18.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