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復習教案
在整個對歌過程中,對歌的人充分表現了他們的聰明機智之美。簡直就是一場才情智力大比拼。文章中雖然沒有提到一句歌詞,但僅從對歌的形式上就已經讓人感受到,人們在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來贏得自己的幸福生活。【問題探究】問題:文章主要寫了在三種不同場合聽到的民歌演唱,演唱的方式和內容都不相同。請想一想,與你通過電視或其他途徑聽到的演唱會、音樂會相比,云南的歌會有哪些獨有的特色?【導思】本文主要描繪了三個場合中唱歌的情景。第一部分:山野對歌。對歌具有對抗賽性質,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第二部分:山路漫歌。這是即興的自由歌唱,發乎性情,自然成趣。第三部分:村寨傳歌。這是一次民歌的展覽,是一間民歌的課堂。場面宏偉,氣勢壯觀。【探究】本文在手法上,三個部分一寫唱歌人,一寫唱歌的環境,一寫唱歌的場面。三個場面在內容上各有側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山野對歌”主要寫唱歌人,對演唱者不惜濃墨重彩、工筆描繪,烘托出活潑歡快的場面,描繪出樸素動人的情景。“山路漫歌”部分則著力描寫唱歌人所處的優美環境:天如此之藍,花如此之美,又有鳥鳴如此婉轉動聽,而在這樣美好環境中長大的女孩兒,自然是歌聲動人,情韻動人。這是以優美環境映襯優美的人物優美的歌。“村寨傳歌”更是盛況空前。寫場面,有全局描繪,有細部刻畫,宛若電影畫面中的全景與特寫。探究過程中要體會文章字里行間洋溢著對自然、對人、對藝術的品味與贊賞。生活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筆調中汩汩流淌而出。自主廣場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蹲踞( ) 糯米( )規矩( ) 忌諱( )答案:jū nuò jū huì2.結合文章,解釋下列詞語。(1)或見景生情,即物起興,用各種豐富譬喻,比賽機智才能 (2)一面就聽各種山鳥呼朋喚侶,和身邊前后三三趕馬女孩子唱著各種本地悅耳好聽的山歌。解析:對詞語的解釋,我們可以進行推測,但都要結合文章中的用法,在具體的文章中得到詞語的準確的解釋。這就是字不離句、句不離篇的解釋原則。答案:(1)開頭先詠某物然后起興抒情。(2)招呼朋友呼喚伴侶。3.請簡要分析下列語句的特點。(1)這種鳥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卻歡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復叫個不停。 (2)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時常從面前不遠草叢中起飛,一面扶搖盤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藍天空中鉆去,仿佛要一直鉆透藍空。 解析:對這些句子的理解,是對作者的描寫的巧妙之處的理解。這些能使我們對課文的中心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更能把握作者描寫的重點所在。對句子的修辭和用詞進行分析,體會文章描寫手法以及表達的效果。這也是我們寫文章應該重點學習的地方。答案:(1)這句話運用擬人的手法,“沉默”“坐在”等動作,將鳥描寫得栩栩如生,也寫出了鳥的習性。(2)這句話動詞表現力強,連續兩個“鉆”字,寫出了云雀飛翔高而有力的特點。4.課文內容的具體把握:作者寫了云南歌會的三個場面,請概括它們的內容及其特點。 解析:這是對全文的一個歸納,我們要結合對文章的理解有條理地進行歸納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