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復習教案
答案:山野對歌——別開生面、才情智力的大比拼——以人襯景山路漫歌——即興的自由歌唱、發乎性情、自然成趣——以環境襯人金滿斗會——民歌展覽的大課堂、場面宏偉、氣勢壯觀——點面結合我綜合 我發展一、閱讀理解(一)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5—9題。大伙兒唱得最熱鬧的叫“金滿斗會”。有一次,由村子里人發起,到時候住處院子兩樓和那道長長屋廊下,集合了鄉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圍坐一桌,足足坐滿了三十來張矮方桌,每桌各自輪流低聲唱《十二月花》,和其他本地好聽曲子。聲音雖極其輕柔,合起來卻如一片松濤,在微風蕩動中舒卷張弛不定,有點龍吟鳳噦意味。僅是這個唱法就極其有意思。唱和相續,一連三天才散場。來會的婦女占多數,和逢年過節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潔索利,頭上手中到處是銀光閃閃,使人不敢認識。我以一個客人身份挨桌看去,很多人都像面善,可叫不出名字。隨后才想起這里是村子口擺小攤賣酸泡梨的,那里有城門邊挑水洗衣的,打鐵箍桶的工匠,小雜貨商店的管事,鄉村土醫生和閹雞匠,更多的自然是趕馬女孩子、不同年齡的農民和四處飄鄉趕集賣針線花樣的老太婆,原來熟人真不少!集會表面說是避疫免災,主要作用還是傳歌。由老一代把記憶中充滿智慧和熱情的東西,全部傳給下一輩。反復唱下去,到大家熟習為止。因此在場年老人格外興奮活躍,經常每桌輪流走動。主要作用既然是在照規矩傳歌,那么不問唱什么都不犯忌諱。就中最當行出色的是一個吹鼓手,年紀已過七十,牙齒早脫光了,卻能十分熱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除愛情故事,此外嘲煙鬼,罵財主,樣樣在行,真像是一個“歌庫”(這種人在我們家鄉則叫做歌師傅)。小時候常聽老太婆口頭語,“十年難逢金滿斗”,意思是盛會難逢,參加后才知道原來如此。5.選文主要介紹了什么內容? 解析:本題要求我們對文段的內容進行概括。這是文章的一個重要段落,要注意其相對獨立的特點。答案:主要描繪了“云南的歌會”中“金滿斗會”的情景。6.簡要概述“金滿斗會”的演唱方式和內容及舉行的目的。解析:這是對文段中的內容進行的歸納,我們要從這些方面來對課文進行概括和理解,了解歌會的盛況。答案:演唱方式:百多人集合在一起,六人圍坐一桌,輪流低唱歌曲。 內容:一般輪流低聲唱《十二月花》和其他本地好聽曲子。舉行的目的:集會表面說是避疫免災,主要作用還是傳歌。7.結合文章回答,為什么“在場年老人格外興奮活躍”? 解析:這是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實際是對歌會的意義的理解。只有理解了這些老年人的心理,我們才能知道云南歌會的真正價值所在。答案:因為在歌會上,老年人將記憶中充滿智慧和熱情的東西,全部傳給下一輩。看到下一輩熟悉了,心里高興。8.文中畫線的句子優美形象,請認真品味,加以評析。 解析:本題意在使我們了解比喻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修辭手法在文中往往是為了烘托某種氣氛而使用。答案:這句話運用形象的比喻,將無形的聲音比作有形的松濤,借描繪松濤刻畫出聲音雖小但雄渾有力、氣勢恢弘的特點。9.假如你也在“金滿斗會”的現場,你會有什么感受?請認真揣摩,加以描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