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政治上冊全冊教學設計4
(1)更新教育觀念,尊重每一個學生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教育的進步,原來的許多教育觀念己經(jīng)不能適應新的需求,尤其是關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地位關系問題、學校教育的目標和任務問題、教師對學生的教育態(tài)度問題等都需要作出新的解釋。在新的形勢下,教師要樹立教育好每一個學生、注重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觀念,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別差異,促進學生主動和諧地發(fā)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建立和發(fā)展現(xiàn)代社會背景下的新型師生關系。
(2)注重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通常是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雖然有利于教師控制整個班級的紀律,但基本上是教師和全體學生之間的交流,教師和每一個學生近距離的互動比較少,不利于師生心理的互相溝通。所以隨著班級規(guī)模的逐漸降低,教師在課堂中要根據(jù)需要不斷改變自己的位置,增加和學生直接交流的頻率和強度。從授課方式上來說,教師也要鼓勵和引導學生發(fā)言和提問,增加學生主動交往的積極性。教師尤其要注意和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學生的交流和互動。以下是教師對待好學生和差學生的區(qū)別,教師要注意盡量避免。
●教師把差學生安排在遠離自己的地方,或集中安排在一起。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較少注意差學生,較少將目光轉向他們,較少對他們微笑。
●教師較少讓差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或公開演示。
●當叫到差學生回答問題時,如果他們不能立刻回答,等待的時間比較少。
●當叫到差學生回答問題時,學生回答錯了,教師就不給他們留有思考或糾正錯誤的時間。
●當學生正確回答公開提問時,教師對差學生不經(jīng)常表揚,而對好學生則經(jīng)常表揚。
●當公開提問的答案介于對錯之間或不充分時,教師對好的學生經(jīng)常表揚,而對差學生不予表揚。
●教師對差的學生提供的反饋,比對好的學生提供的反饋比較不精確,而且不詳細。
●教師對差的學生的回答比較不經(jīng)常地提供反饋。
●教師要求差學生完成的學習任務和付出的努力,比起好學生來要少。
(3)充分利用課余時間,促進師生的自由交往
大部分教師,尤其是不做班主任的教師在上完課以后就離開學生,很少和學生在一起活動和交流,這無疑大大減少了非正式的人際交往的時間,使師生關系停留在工作關系和正式關系的層面,不能深人學生的心理和感情。事實上,非正式的師生交往可以起到正式交往所起不到的教育作用。它能夠消除正式關系中由各種規(guī)則和制度所形成的外來壓力的負面作用,使師生在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氣氛中進行交往,縮短社會角色等外來因素所形成的心理距離。它也可以豐富師生溝通的渠道和方式,促進師生的雙向交流。
(4)采取民主的教育態(tài)度,改善自身的教育行為
教育研究和實踐都表明,民主型的領導態(tài)度是一種教育效果比較好的態(tài)度,也比較容易受到學生的歡迎。當然仍然要保持教師的權威,這樣可以增加感召力和影響力,保證教育的效果。教師在實際的教育和教學活動中,要在民主和權威之間選擇一個比較好的平衡點。教師可以利用下面的一些問題來衡量自己的教育態(tài)度和行為是否適當,是否受到學生的歡迎:
●是否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自由發(fā)問或發(fā)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