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政治上冊全冊教學設計4
●是否喜歡稱贊學生;
●是否了解學生;
●是否關心學生;
●是否偏心;
●是否大聲責罵或嘲笑學生;
●對學生是否有耐心;
●是否嚴厲;
●是否打人;
●是否罵學生笨;
●處罰學生是否公平;
●是否因部分學生犯錯誤而處罰全體;
●是否尊重學生的自尊心;
●脾氣是否壞;
●是否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與判斷。
(5)了解學生的需要,培養良好的人格品質
教師良好的人格品質可以改善和促進師生人際交往,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師生人際關系。克拉克的研究指出,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受歡迎的教師具有下列人格特點:具有同情心,和藹可親,樂于助人,對學生有耐心,情緒穩定,自我控制,相信學生能更好,了解學生,公平,與學生同樂。
根據我國的有關調查,中學生所喜歡的教師的品質包括:
●知識淵博,有學問;
●教學效果好,語言生動,方法靈活,講課引人入勝;
●待人和藹可親,容易接近;
●對工作認真負責,有較強的敬業精神,對學生要求嚴格;
●關心尊重學生,富有同情心;
●處理問題實事求是,公正合理;
●說到做到,言而有信;
●有自我批評精神;
●善于發現同學的長處,經常給人以鼓勵和支持;
●行為舉止大方,有風度。
中學生不喜歡的教師通常有下列問題:無知淺薄、不學無術;上課照本宣科,枯燥無味,里嗦;布置作業多,又不認真批改;對工作不負責任,對學生要求不嚴;偏聽偏信,處事不公;只說不做,言行不一;上完課就走,不與同學們接近;態度專橫,表情呆滯,令人望而生畏;說話刻薄,愛諷刺挖苦人;自以為是,文過飾非。
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
處理好師生間心理關系的根本在于協調教師和學生的心理狀態,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營造師生間良好的心理氛圍。正如《學習的革命》一書中指出的: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敵意之中,他就學會了爭斗。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恐懼之中,他就學會了憂慮。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憐憫之中,他就學會了自責。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諷刺之中,他就學會了害羞。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妒嫉之中,他就學會了嫉妒。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恥辱之中,他就學會了負罪感。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自信。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學會了耐心。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表揚之中,他就學會了感激。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學會了愛。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認可之中,他就學會了自愛。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承認之中,他就學會了要有一個目標。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學會了慷慨。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誠實和正直之中,他就學會了什么是真理和公正。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學會了相信自己和周圍的人。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友愛之中,他就學會了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真誠之中,他就會頭腦平靜地生活。
墨西哥學生喜歡上了“電視中學”
近年來,墨西哥的人口逐年膨脹,學生人數也不斷增加,而教師隊伍壯大的速度顯然跟不上。在這種形勢下,電視“老師”悄然在墨西哥全國流行。
上課的老師是臺電視機
周一早上,在墨西哥中部特拉斯卡拉州的阿特利胡埃奇亞小鎮上,14歲的曼紐爾?達米安正聚精會神地看著電視。別以為他是逃學或請假在家,和其他十多名9年級學生一樣,他正穿著藍色校服,安安靜靜地坐在教室里上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