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⒉特點
(1)皇帝神圣
皇帝地位至尊。天子自稱為“朕”、命為“制”,令為“詔”,印稱“璽”。
在講此問題時,可以找如下資料進行補充,使學生了解皇帝至尊的地位。
①名號制度體現皇帝至高無上的尊貴地位,包括皇帝以及附屬的皇后妃嬪、太上皇、皇太后、皇子、皇太子、皇孫、公主等在內的皇帝宗族名號系列,還有謚號、廟號、尊號等稱號系列,突出皇帝制度的神圣、尊嚴。②有祭祀天地山川的權利,顯示其聯系上天與人間的特殊身分。③有歷法、年號、禮儀、乘輿、宮廷、陵寢等一系列體現正統與等級的規章制度,表現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形象。④有后妃制度、宗室制度、以及有關皇子、公主、外戚等的一系列制度來保護、協調家族利益,其核心是宗法制度。⑤有皇太子繼承制體現皇權的延續和穩定,并保障皇權的順利交接。⑥皇室開支有財政保證。⑦有宦官制度為之服務。
(2)皇權至上
皇帝權力至上;实凼菄业拇砗拖笳。皇帝擁有最高權力,比如最高決策權、政務的最高決定權、財政的最高支配權、立法和司法權、官吏任免權、軍事指揮權,等等。皇帝是封建社會政治權力金字塔形結構的尖,他通過從中央到地方的龐大的官僚機構來處理日常事務,實現政治統治。
君權神授、三綱五常(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仁、義、禮、智、信)是以皇帝制度為中心的等級制度、宗法制度、社會秩序的理論基礎。
皇帝制將國家的一切大權,即司法、立法、行政、軍事等大權總攬于皇帝一人手中,并且實行皇位繼承制。這都體現出權力的高度集中,而高度集中的權力是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另外,秦朝還建立了從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的官制和行政機構。
二、較為完備的中央官制度
⒈三公九卿制的職能
三公九卿制是在皇帝之下的中央政府。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輔佐皇帝治理天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負責監察百官;太尉主持軍事。三公下面設置九卿。秦朝的九卿是指奉常、郎中令、衛尉、太仆、延尉、典客、宗正、治粟內史和少府這九個部門的長官。(教師通過投影讓學生了解秦朝的官職及分工)
中央
“三公”
太尉: 協助皇帝掌管全國軍隊
丞相: 輔佐皇帝處理全國政務
御史大夫: 掌圖籍章奏,監察百官,輔佐丞相處理事務
“九卿”
衛尉: 皇宮保衛
郎中令: 宮廷警衛
太仆: 宮廷車馬
廷尉: 司法
典客: 少數民族事務及外交
奉常: 宗廟禮儀
宗正: 皇室內部事務
少府: 全國山河湖海稅收和手工業制造
治粟內史: 全國財政稅收
2.三公九卿制的特點
中央設“三公”諸卿,構成中央政府,他們都聽命于皇帝。通過讓學生了解三公九卿的名稱、職能,而且要讓學生理解他們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思考后,引導學生概括出三公九卿在地位、職責上互不相屬,互相牽制,最終使軍國大權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中央設“三公”諸卿,構成中央政府,他們都聽命于皇帝。
三、郡縣制的全面推行
⒈郡縣制的職能
郡縣制實行可以引導學生閱讀分析本課的“學思之窗”中的材料,討論一下秦始皇推行郡縣制的原因;并結合上節課的知識,分析一下郡縣制和分封制在不同時期不同的影響。
然后再介紹郡縣制。
郡的長官叫郡守,縣的長官叫縣令,都由皇帝任免。他們直接管理人民,收取賦稅,征發兵役和徭役,使西周實施的分封制被郡縣制所代替,削弱了地方的獨立性。三公、諸卿和郡縣長官,直接由皇帝任免,皇帝能夠有效地控制封建朝廷和地方權力。(教師通過投影讓學生了解秦朝的郡縣制體系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