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④ 秦的暴政與滅亡
秦始皇──中國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國家的締造者,是中國歷史上起過重大進步作用的杰出歷史人物,但同時又是一個十足的暴君。秦的暴政,激起秦末農民起義。公元前2xx年,秦始皇親手締造的秦帝國便在他死后僅僅兩年多就滅亡了,其中的歷史教訓是發人深省的。
三、教學設計與案例
1.教學設計
① 本課內容豐富、充實而課時較緊張,因此在整體設計本課教學過程和課時分配上,都應突出重點,詳略得當。選擇重點要圍繞“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這一課題(也是本課內容的中心),由此可確定“至高無上的皇權”和“郡縣制的全面推行”兩目作為重點。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君主專制”指的是國家政權的主宰和中央決策方式,即皇權至上、皇帝獨裁;“中央集權”指的是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從中央。在講以上兩目,理解這一政治制度時務須把“君主專制”與“中央集權”這兩個概念搞清楚。
② 要注意學生的主體參與,備課時要設計學生活動,在重點內容的教學中,盡量使用探究式學習方法。探究由疑問始,故教學中要善于設問置疑,此其一。其二,要選擇適當的學生活動方式,如投影(或制作軟件)典型、簡明史料,引導學生閱讀、思考,得出相應的結論。又如在講“郡縣制”時可運用教材中“學思之窗”組織議論或討論。其三,要保證學生活動的時間。
③ 教具和教學手段的運用,既要從本校實際出發,有條件的地方又要力求用好電化教學手段,使其充分發揮其輔助教學的作用。條件較差的學校可使用教學掛圖,制作投影片;條件較好的學?稍O計、制作教學課件。
2.教學案例
案例一 關于本課導入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創立,是在秦統一中國這一宏大歷史背景下實現的。本課導入可采取兩種方法:制作“秦統一中國”的課件(地圖),展現空間形象。該圖應是彩色的,應該有動感,秦每滅一國,該國都應變成與秦同一顏色,最后由“七雄并立”的色彩繽紛歸于“秦一統天下”的同一顏色。制作課件有困難的學校,也可制作“揭貼式”地圖,效果也不錯;蛘卟捎帽菊n導言的辦法,由“秦始皇”導入新課。
案例二 講述“至高無上的皇權”一目可用此課件(或投影)
閱讀下列摘編自《史記·秦始皇本紀》的三則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詔令是“議帝號”。群臣商議后向秦王建議說:“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因此,臣等愿“昧死上尊號”,請王為“泰皇”。秦王不以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并說:“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他還采納了群臣關于皇帝“命為制,令為詔,天子自稱曰:‘朕’”的建議。
材料二:“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丞相諸大臣皆受成事,倚辦于上”。
材料三:秦代以前,璽并非最高統治者所專有。春秋戰國時,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稱璽。至秦代,則是“天子獨以印稱璽,又獨以玉,群臣莫敢用”。據載,秦朝的傳國玉璽其文為“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請回答:
① 從材料一、三的“皇帝”稱號及“制”“詔”“朕”“璽”等規定中,你能得出什么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