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教版七年級政治下冊全冊教學設計3
(設計上述環節意圖:通過對歷史的簡要回顧,知道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族人民都為國家統一作出重要貢獻。)
(五)交流體會、總結提高:
具體流程:出示“教學用題4” 學生自由發言,談學習收獲 教師精彩演講,總結全課。
六、補充課文正文
1、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分布在祖國的四面八方。
2、中華民族是中國各民族的總稱,漢族占91.5%,其他55個民族占8.41%;百萬以上人口的少數民族有18個,以下的37個;各民族是大雜居,小聚居,相互交錯居住。這種分布格局是長期歷史過程中,相互交往,流動而形成的,反映了各民族之間的密切聯系,歷史上各民族和睦相處,友好往來,共譜了一曲曲民族團結之歌。
3、 “少數民族”:
在中華民族的大家庭里,由于漢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人口相對較少,習慣上被稱為“少數民族”。
4、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區域自治的含義: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建立相應的自治區域,少數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內部事務。
5、我國民族的分布特點是:以漢族為主體大雜居,小聚居,相互交錯居住。
6、我國有五個民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新疆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廣西自治區、寧夏自治區
7、我國少數民族分布最多的省是云南省。
8、除漢族外,人口在百萬以上的民族還有滿、壯、回、維吾爾、彝、土家族、蒙古族、藏族、苗族。
9、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壯族人口最多,有1500多萬人。
10、秦漢是我過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 時期。隋唐結束了 割據局面,是我過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時期。元朝時,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明清時期是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的重要時期。在整個歷史過程中,出現了三次民族大融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偉大的祖國達到了空前的統一。
11、中國統一做出過貢獻的歷史人物:秦始皇、漢武帝、忽必烈、康熙、毛澤東、鄧小平等
12、 統一對國家和社會發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政治上:有利于制度的統一,有利于社會的穩定、人民的安寧、各民族的團結。
經濟上:有利于發展經濟、增強國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繁榮。
文化上:有利于文化交流,發展我國 的文化事業。
七、板書設計:《好大一個家》
陜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級下冊十四課《中華民族大家庭》
第二課時:《兄弟姐妹手牽手》教學設計
一、《課程標準》原文:
國家的長期穩定和繁榮昌盛要靠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團結合作,共同發展。
二、《課程標準解讀》要求達到的教學目標:
1、知道國家的長期穩定和繁榮昌盛要靠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團結合作,共同發展。
2、提高對我國各民族平等互助,團結合作的認識。
3、感受各民族平等互助,團結合作的深厚情誼。
4、感受民族地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5、懂得正是各民族平等互助,團結合作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團結合作,艱苦創業、共同發展。
2、教學難點: 堅持民族平等的重要性。
四、依據《課程標準解讀》和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用題:
1 、觀察人民幣紙幣的圖案,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