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三年級思品上冊教案2
2、相關的格言和諺語
3、教師自己小時候所在學校的照片或其他有關資料。
【教學設計】
一、導入
1、學生讀一讀詩歌“問號”之歌。
2、教師提問:你的腦海里有哪些小問號呢?
3、教師講一講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的故事。
二、講故事
1、教師講述故事“匡衡鑿壁借光”
2、教師簡單介紹華羅庚的生平事跡,然后選派一名學生講述“華羅庚閣樓著書”的故事。
三、召開故事會
1、召開班級主題故事會
2、教師隨機補充
3、學生談一談自己的體會,并在“心情園”中記錄自己的感受。
四、格言和諺語的教學
1、教師組織學生學習課文中的格言,補充講述周恩來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故事。
2、學生搜集勤奮好學的格言和諺語,以小組匯報交流。
3、學生選取一句或自己寫一句座右銘。
五、組織小調查
1、學生課前向爺爺奶奶或者通過其他途徑了解祖輩的學習條件,學生可以將祖輩以前學習環境的照片帶至學校。
2、學生交流,記錄自己現在的學習條件。
3、小組展開討論。
4、交流調查后的感想,然后每個學生寫下自己的感想。
2、做學習的有心人
[教學目標]:
1、懂得學習需要有恒心、專心、耐心。
2、初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學習的有心人。
3、引導學生學會克服困難,體驗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樂趣。初步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
[教學準備]:課前學生搜集有恒心的人物及其事例。
一、學會專心
1、口算測試
(1)師:各位小朋友,我們已經學了一年半的數學,今天老師想檢測一下大家的數學能力,看看大家口算能力怎樣。請組長把1號信封中的口算題發給大家,我說開始,大家就動筆做,我說停就放下筆,能做到嗎?
(2)2、師:預備——開始。(學生做口算)同時教師播放《貓和老鼠》。
(3)3、師:學生做了2分鐘。停。數一數,你做了幾道題。
2、采訪不同的學生
(1)師:(采訪做得最多的同學)。你們為什么能做那么多?老師剛才看到你們一點兒也沒被動畫片吸引,甚至頭也沒有抬一下,真心地告訴我,你當時想看動畫片嗎?那你為什么不看呢?
(2)師:(小結)對啦,做事情不能三心二意,要專心(板書:專心),專心能讓我們把事情做得更快。看來,你們是專心的孩子,真了不起,祝賀你們完成通過了“專心測試”。
(3)(采訪做得最少的同學)。你為什么只做了那么幾題?
(4)師:在學習中專心能讓你把事情做得更快更好。能夠排除干擾,專心做一件事情也是一種能力,毛主席就專門到熱鬧的車站去看書,為得就是考驗自己的專心能力。但凡偉大的人物,他們身上都有專心做事專心學習的品質。居里夫人了解嗎?她小時候就是一個專心的孩子,讓我們聽聽她的故事吧。
3、明理導行
(1)師:小朋友,現在你能做個專心的孩子嗎?你會專心做什么呢?專心聽課是怎樣?專心寫作業是怎樣?
(2)師:那么請你再剛才做的那道口算題下畫一條線,老師說開始,你就接著往下做,我說停你就放下筆,看誰能通過“專心”測試。
(學生口算練習)
(3)師:停,(采訪原先做得最少的孩子),現在你做了幾道了?進步了。還有誰?也比原先進步了很多。專心才能做好一件事。老師相信以后不僅做口算你們會專心,做其他事你也會專心。專心是我們攀登學習這座高峰的首要品質,(板畫:山)。那么在學習中我們還需要什么呢?讓我們進入第二個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