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三年級思品上冊教案2
三、討論結果,明確不同市場。
1、小組討論:
師:那么多購物場所,那他們有什么不一樣嗎?請根據小組調查的結果進行討論。
2、 小組匯報調查結果。
3、 小結: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超市、百貨商店、專賣店、便利店等相繼出現,在實際生活中,我們要根據實際需要,選擇不同類型的市場進行購物。
四、參與實踐,學會簡單消費。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各種各樣的市場,而且還一起討論了各種市場的不同之處,請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好好地逛商店,思考一下,怎樣才能買東西更實惠、更方便。
第二課時
一、 回顧舊知。
師: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形形色色的市場,而且還了解了各種市場的不同之處。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市場,聊一聊怎樣選購物美價廉的商品。
二、了解價格。
1、師: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去購物過了嗎?一起來匯報一下?
師生共同完成61頁表格。
2、小組討論:為什么同一商品的價格,在不同的購物場所會有所不同呢?
3、那么,你們平時會在哪里購買商品呢?為什么?
4、每一種商品都有價格,那么這個價格又是怎么形成的呢?請同學們自學第62頁,然后進行小組討論。
5、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小結:從荔枝被采摘下來到最后成為商店里的荔枝罐頭出售,中間要經過很多程序。每一道程序都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凝聚著勞動人民的汗水和智慧。荔枝習廉潔奉公
三、學習購買。
1、師:買商品有很多學問,買商品要注意什么問題呢?
2、學生自學“買商品有學問”,教師再適當的補充一些消費者自我保護的法律法規。
3、師: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一些新穎的購物方式和付款方式也隨著出現。教師出示新穎的購物方式和付款方式的課件。
4、師:那么,請同學們想象一下,未來還會有哪些購物方式和付款方式?學生自由交流討論。
5、師:我們一起合作,在教室里組織一次購物活動吧。全班在教師的指導下按“活動角”的內容進行開展模擬購物活動。
四、課后延伸。
把今天學到的購買商品的學問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看看你能不能成為聰明的消費者。
3、農產品的家園
教學目標:1、明白一切農產品來源于辛勤的勞動,為中國是歷史悠久的農業大國而感到自豪。
2、通過讓學生自己尋找綠色食品,促使學生逐步具有良好的環保意識。
3、在平時生活中,能主動留意觀察生活,觀察種子的生長過程。
4、 能珍惜農民的辛勤勞動成果。
5、了解我國農業生產的歷史,認識一些農產品,知道什么是綠色食品。
6、通過學習“枇杷的旅行”,了解農業生產與人們生活的關系,體驗農民為此付出的勞動與智慧。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知道我國農業生產的發展歷史。
2、懂得什么是綠色食品。
【難點】:了解農業生產與人們生活的關系,能珍惜農民的辛勤勞動。
五、教學準備:
1、準備主題活動的信封、表格、練習紙。
2、事先去了解一些農產品。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預設: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了解農業的歷史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