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思想品德上冊教案北師大版
知道平等是法律規(guī)定范圍的平等.
明確平等是人際交往的前提和基石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平等是法律規(guī)定范圍的平等.明確平等是人際交往的前提和基石。
難點:通過分析社會生活中的事例,引發(fā)對“平等是法律規(guī)定范圍的平等”的問題的思考,并通過討論得到正確的方法。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閱讀教材77頁“八路軍改稱謂”的材料。提問:
1、從八路軍改稱謂的事情中你得到什么啟示?
2、我們平時對待他人的問題上用的是什么態(tài)度?那些是可取的那些是不可取的?
通過同學們討論回答,引入新課。
二、學習新課:
(一)調查活動
調查“你認為未來社會中最應提倡和最不能容忍的品行是什么?
(二)辯論平臺
以小組為單位,合作交流后并發(fā)表本組的觀點及依據(jù),展開辯論。
甲方:平等權可以隨意行使;
乙方:必須在法律規(guī)定范圍內正確行使平等權。;
教師總結:公明在行使平等權是,必須依法辦事,不得超越法律許可的范圍,不得以非法手段謀取權利。
( 三)社會觀察 看教材第81頁后,思考:
(1)你是如何認識班級某些同學的行為的?
(2)請你設想,欣濤可能發(fā)展的結果。
(3)你認為應該怎樣對待班里的其他學生?
(四)各抒己見:
在我們同學交往中都有哪些不平等行為?試舉例說明.
(五)活動平臺《猜猜他是誰》
教參,分四個步驟。
教師總結:每個人既有優(yōu)點,也有缺點,要學會尊重他人。
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平等是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知道平等是法律規(guī)定范圍的平等,明確平等是人際交往的前提和基石。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四、課堂檢測(見練習題一)
五、板書設計:
平等待人
1、平等是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
2、平等是法律規(guī)定范圍的平等.
3、平等是人際交往的前提和基石。
六、布置作業(yè):
請平息給別人起綽號的行為,談談我們中學生應怎么做?
第二站 相互寬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理解是共同生活的基石。
2,寬容生生活的潤滑劑。
過程與方法
通過現(xiàn)實生活中寬容事例的課堂討論,提高觀察、分析、概括及表達能力,學會寬容。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寬容是相互的,如果我們寬容他人,也會得到他人的寬容。我們要學會寬容。
教學重點
1,理解是共同生活的基石。
2,寬容生生活的潤滑劑
教學難點
通過現(xiàn)實生活中寬容事例的課堂討論,提高觀察、分析、概括及表達能力,學會寬容。
教學過程
一,事例導入。
選用經典事例,如《仇恨袋》:
古希臘神話中有一位大英雄叫海格力斯。從來都是所向披靡,無人能敵。因此,他是何等的躊躇滿志,春風得意,唯一的遺憾就是找不到對手。
有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突然,發(fā)現(xiàn)腳邊有個袋子似的東西很絆腳,海格力斯猛踢了一腳,那只袋子非但絲毫不動,反而膨脹起來,成倍地擴大著。海格力斯惱羞成怒,操起一條碗口粗的木棒砸它,那東西竟然脹大到把路堵死了,海格力斯無計可施,只好坐在路邊唉聲嘆氣。不一會兒,一位智者見到此情景,困惑不解。他對圣人說:“這個東西很可惡,存心跟我過不去,把我的道給堵死了。”智者對海格力斯說:“朋友,快別動它,忘了它,離開它遠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它便小如當初;你侵犯它,它就會膨脹起來,擋住你的去路,與你敵對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