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思想品德上冊教案北師大版
c、我的行為我自己能夠承擔責任
d、我要對集體和社會負責任
2、上初中感到身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渴望了解自己( )
3、中學生應自覺尊守交通規則,因為我們有能力開始承擔社會責任。( )
4、做事情要考慮行為后果,這樣才能成為一名成熟的中學生。( )
(三)大顯身手
材料一:李躍上了初中后顯得越發的活躍了。在他心中自己終于成長了,他對成長的看法是自己長大了,不再是受家長管制的小學生了,所以要自己獨立自主,什么事情都不和家人說,他們再也沒權力管我學習了,這是我自己的事,我自己來負責。
材料二:某中學的學生祥雨來到新環境有一段時間了,他感覺到中學挺沒意思,因為在這里沒有父母的陪伴,沒有小學老師對自己的照顧,還有那么多的功課,還是想回到小學的生活。
①請你來評判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表現什么問題,二者有什么不同?
②對這個問題你有什么觀點?
第二站 《認識自己》
教學目標:
教學生用恰當的方法對自己進行全面,正確的評價、認識自己的優、缺點,在學生和生活中,發揮優勢,彌補不足。
重難點:
掌握認識自己的技能,正確審視自己,客觀全面地認識自己、不盲目自卑或驕傲。
教學方法:
討論、情境模擬法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
師:你了解自己嗎?
同學們可以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外貌、性格、興趣愛好,優缺點等。
找幾名學生對自己進行評價,了解學生對自己不當的評價,有針對性地引導。
師:我國古代著名的軍事家孫武把“知已知彼、百戰不殆”作為一條軍事 言留給后世。可見正確認識自己是多么重要。
想一想:小組內交流一下
(1)你知道自己在別人心目中是什么形象嗎?
(2)你了解自己真正的能力、特長嗎?
二、自主學習 合作釋疑
1、認識自己的基本方法之一,就是________,認識自己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________。
2、學會________,是認識自己的重要途徑。
3、認識自己需要一定的________對自己________的精神。
4、怎樣正確認識自己?
5、如何理解“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6、我們怎樣在多重比較中認識自己?
可把學生分成四大組、討論完成練習。
1、2、3題較簡單,重點理解4、5、6、題。
盡量多讓學生讀課文,對照自身及周圍同學實際加深對問題的理解。
教師點拔(一)
從“別人的態度中認識自己”
小組同學之間互相指出對方的優缺點,進行分析討論,讓學生達到正確認識自己的目的。
師小結:雖然我們要從別人的態度中認識自己,但也不能完全依賴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我們也要有自己的分析和思考。
(二)“在多重比較中認識自己”
閱讀p39中《孔雀和朱娜》材料,找一些同學與他人比較自己的優勢和劣勢。
明白如何正確認識自己的優勢和不足。
(三)讓同學進行情境模擬:同學之間因為小矛盾,發生糾分等,對“如何內省和內省中認識自己”的理解。
教學感言:本節主要以學生自我評價為主,重在小組活動參與。教師不須過多地說教,可介紹一些事例、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對問題的理解。
課堂檢測:
一、選擇
1、“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對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是( )
a、別人更了解自己
b、通過旁觀者的眼睛,我們才能比較客觀地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