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品德與社會 我們來尋根教案
交流:你還知道哪些尋根的故事?引出:中秋包機,清明掃墓、連戰主席訪問等。
[點評:既關注學生的口語表達和情感體驗,又關注學生的情感變化;詩話的語言體現了老師的創造,精彩的表演體現學生的創造。]
三、游子的心聲
1.為什么要尋根?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游子的心聲吧。(播放人物采訪dv或圖片+字幕)
a.觀看后討論人物的發言。
b.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觀后感。
2.歌曲欣賞:《鄉愁四韻》(flash播放)
[點評:“問而不答”,尊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淡化了機械地說教。有“潤物細無聲”之妙,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藝術魅力。]
四、我是中國人
1.看到這么多海外華僑來到中國尋根,你們有什么感想?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內心的真實感受。
2.是啊!祖國在一天天強大起來,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心潮澎湃,熱血沸騰,讓我們高唱一首《中國人》,向世界證明我們將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播放mtv《中國人》)。
[點評:讓學生充分的有感情地說,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體現了新課標“參與性”和“體驗性”]
三、課件制作和使用的設想:
遵循教學資源共享、省時經濟、藝術性創造性統一、活化文本的原則。
四、對本課時教學的簡短提示與建議:
1.課前布置學生查詢自己的家譜。
2.教師充分準備好相關課件。
3.安排學生編排節目。
第2課時
一、教學準備:
教師收集相關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按老師要求進行課前調查研究,資料查詢。
二、教學過程:
一、考古發現
導入談話:那么多海外華人不遠千里萬里來大陸尋根,我們不禁要問:我們的根到底在里?
1.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感到驕傲和自豪;作為一名華夏子孫,我們也應該了解我們五千年的文明甚至更早的故事。老師就很想知道咱們中國人最早最早的祖先是誰?自古以來,人們一直在思考著這個問題。在古代,由于缺乏科學文化知識,人們只能憑借想像創造出許多關于人類起源的神話傳說!老師這里就有一個《盤占開天地》的故事,請看!(播放《盤古開天地》的動畫片)。
2.聽音樂,以小組為單位設計一個以“開天辟地”為主題的小舞蹈進行表演。評一評:哪個小組把盤古氏的那種雄偉氣魄表現得更為出色!
3.你還知道哪些關于人類起源的神話傳說?說出來給大家聽聽,并將名稱填寫在書上。
a.鼓勵學生大膽講述自己了解的人類起源神話故事。
b.把名稱填寫在書上,相互檢查。
[點評:用“看動畫”、“聽音樂”、“小舞蹈”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展開教學,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
二、先民的生活
1、提問:面對早期人類的生活你又有什么疑問嗎?可以大膽地提出來。
2、請學生大膽地想象一下:你認為先民是怎樣生活的?(此環節可以讓學生閉上眼睛,給他們一定的時間先想象,再發言)
3、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學習書上第78頁的內容,互相討論:你知道了、了解了什么?(討論后再交流)
此環節學生可以知道先人的勞動工具、生活習俗以及原始人鉆木取火等。重點讓學生知道原始人是怎樣發明人工取火的?
4、媒體:展示先人生活的六組圖片,教師做適當的介紹和補充。(我們的祖先在與大自然的艱苦斗爭中,從魚雷、采集生活逐漸過度到定居的農牧業和漁獵相結合的生活。從陜西半坡遺址和浙江河姆渡遺址的考古發現來看,當時的人們學會了種植莊稼和飼養家禽、家畜,懂得了建造房屋,回紡織麻布、制作衣服。我們的祖先很早就進入了農業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