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品德與社會 我們來尋根教案
②交流:從這首歌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給你印象最深的又是什么?
③屏幕顯示一段歌詞:
一樣的血,一樣的種,曾經的苦難,我們一起走過,
一樣的苦,一樣的痛,未來還有夢,我們一起開拓,
手牽著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讓世界知道我們都是中國人。
④師生起立,共同朗誦,讓情感在朗誦中升華。
作為旅居海外的華人,可以卻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作為海隔一方的臺灣同胞,并沒有泯滅心中的中國之夢,所有的炎黃子孫都是中國人,所有的根都深深地扎進中華民族的肥沃土壤里。
⒊在古都西安和革命圣地延安之間,有個黃陵縣。
①錄像:簡介黃帝陵
黃帝陵是華夏始祖黃帝的陵墓。林木參天,蔥蔥郁郁,這里莊嚴肅穆,令人起敬。
②錄像:海內外華人共同祭奠敬拜,尋根問祖的盛況,表達對黃帝的敬仰之情。
③同學們,這些白發蒼蒼的老者,分別來自世界各地,他們為什么千里迢迢地來到這里呢?(根的認同)
④指名反饋:此刻,你最想說些什么呢?
《中國人》這首歌曲調激昂,令學生熱情澎湃,深深地為自己是一名炎黃子孫而感到驕傲自豪。另外,海內外華人共同祭奠黃帝陵的視頻影像給了學生更大的震撼,升華了主題。
㈢影像中領略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
⒈中華民族是善良、勇敢、勤勞、智慧的民族。這個偉大的民族承載了太多太多的榮辱,鑄就了太多太多的輝煌。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流傳著許多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今天,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段錄像資料《三過家門而不入》
①播放《三過家門而不入》
②看中思考:錄像中向我們介紹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⒉指名學生介紹自己收集到的有關大禹的資料。
小組交流:大禹為了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你對這件事有著什么樣的看法。
①討論
②記錄下自己的看法。
⒊從這個故事中,你感受到了華夏祖先身上的什么品質?
師小結:從遠古時代開始,我們祖先的身上就有著勤勞、勇敢、智慧的優秀的品質,這種優秀的品格世代相傳,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力量、寶貴的財富。
《大禹治水》這個故事膾炙人口,從聽故事到感受故事是一次飛躍,也是一次精神洗禮,更是一次愛國主義教育。
㈣資料交流,制作小報。
⒈《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只是體現華夏祖先優秀品質的一個小故事,像炎帝、黃帝、大禹這樣的人還有很多,課前,老師布置了同學們通過看書、上網等途徑,查閱資料的,現在一定有許多收獲想法和全體同學交流。
①組內交流,評出最佳,給予表揚。
②班內交流,評出最佳,給予表揚。
③組內合作,制作小報、刊頭、版面自行設計,評出最佳、給予表揚。
④班內展示,進行交流。
查閱資料,制作小報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同時也是一次難得的鍛煉機會,有了這個環節,將炎黃子孫的概念深入人心,融進心靈。
㈤活動總結,拓展延伸。
⒈同學們,我們也是炎黃子孫中的一員,我們的血脈里也有著祖先的血,作為新一代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該怎么做才無愧于炎黃子孫這一神圣的名稱呢?
①學生討論
②指名多位學生交流反饋
③因勢利導,背響《八榮八恥》。
⒉同學們,只有從小發憤圖強,勤奮學習,我們長大后才能夠用自己的知識為民族發展,國家騰飛貢獻出自己的力量。現在,讓我們一起學唱《中國人》這首歌,并且把它永記心頭,落實在自己的行動中,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