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科學上冊全冊教案(湘教版)
1、哪些情況下,我們要使聽到的聲音變大?
2、帶著問題閱讀教材34頁中的4幅放大音量的場景圖,啟發學生尋找放大音量的主要辦法:與聲源、傳播途徑、傳播距離、人耳處等因素有關。
3、交流方法:學生交流使聽到的聲音變大的設想和辦法。
4、親身體驗: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用對比實驗來驗證自己的設想。
5、總結提升;交流活動中的發現,教師幫助學生總結使聲音變大的方法。
三.閱讀材料:噪聲
1.閱讀
2.哪些聲音是噪聲,噪聲有哪些危害,控制噪聲的意義。
3.激發學生產生自覺保護聲音環境的動機。
四.活動2 控制噪聲
1.教材35頁的5幅圖中,用到了哪些辦法來減少噪聲?
2.學生閱讀教材并討論
3.學生交流分析結果
4.師生共同歸歸納減少噪聲的途徑或方法
5.查閱資料,了解生活中還有哪些辦法減少噪聲。
4. 控制聲音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能通過比賽的形式探究隔音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增強小組之間的合作意識。
科學知識
1.了解一些隔音材料。
2.保護聽力的知識。
教學準備:
師生準備隔音比賽的材料:鞋盒、棉衣、廢紙、毛巾、保溫桶、泡沫塑料、玻璃瓶、小鬧鐘或音樂賀卡等。
一.復習導入
哪些聲音是噪聲?生活中有哪些辦法減少噪聲?
對于噪聲,我們進行一次阻隔噪聲的比賽。
二.隔音比賽
1.怎樣使用鬧鐘傳出來的聲音更?用什么材料?
2.明確比賽要求:
制定評價標準
制定初步隔音方案:(用什么材料,怎樣組裝)
制定實驗方案:(展示、介紹各小組的設計方案)
3.教師提供實驗材料
4.學生分組實驗:
三.拓展活動:保護聽覺
1.課前搜集損傷聽覺的資料。
2.課堂上交流。
3.做保護聽覺的游戲。
4.教師小結:保護聽覺的方法: (1)避免各種噪聲。
(2)預防耳道感染。
(3)避免耳周高氣壓的影響。
第四單元 信息的傳遞
1.信息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 能夠搜集有關信息傳遞史的資料。
2. 能夠制作資料卡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意識到科學技術給人類與社會發展帶來的好處。
科學知識
1. 了解信息的作用。
2. 知道傳遞信息的常用方式。
教學準備
課件、與信息傳遞方式有關的書籍、空白資料卡。
一.教學導入:
1.談話:人生活在社會中,需要與外界溝通,互相傳遞信息,表達自己的意思。
2.課件中出示生活中幾種常見的信息傳遞方式的圖片,提問:圖片中是怎樣傳遞信息的。
3.我們還不知道哪些傳遞信息的方式?讓我們通過搜集資料來了解吧!
二.活動1 搜集信息傳遞史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