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科學上冊全冊教案(湘教版)
海豹 蝙蝠 犀牛
青蛙 鍔魚 海豚
2、找生活中的哺乳動物?并說理由。
4、飛翔的精靈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能針對飛翔的動物提出問題并通過觀察、實驗、搜集資料等方法解決問題。
2.通過對比觀察,能發現鴿子、蜻蜓、蝙蝠等飛行動物翅膀的特點。
3.能設計實驗探究鳥類羽毛的奧秘,能搜集有關鳥類形態結構特點的資料證實它們更擅于空中飛翔。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體驗自主求證過程中的樂趣,增強自信心。
2.意識到證據充分才有說服力。
科學知識
1.知道翅膀是動物飛翔不可缺少的重要器官。
2.知道羽毛是鳥類特有的,知道羽軸根是中空的,知道羽毛的功能和種類。
3.認識到鳥類除翅膀外,還有許多適于空中飛翔的特點。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鴿子(活體實物)、張開翅膀的蜻蜓和蝙蝠的標本、鴿子的羽毛和骨骼。
2.學生研究羽毛所需的放大鏡、剪刀等工具。
學生準備:課前搜集鳥的適合飛行的形態特征的資料并做成資料卡片。
一.教學導入:
前面,我們研究了水中游的,地上走的和跑的,今天一起來研究天上飛的。(板書:飛翔的精靈)
討論:什么動物可以稱為“飛翔的精靈”?
二.活動1 觀察翅膀
1.(出示鴿子、張開翅膀的蜻蜓和蝙蝠的標本。)觀察鴿子、蜻蜓、蝙蝠翅膀,找出各自翅膀的特點。
討論交流后教師小結:
鴿子翅膀:面積大,正羽形成結構繁密的平面,下面有密密麻麻的絨羽。
蜻蜓翅膀:狹長,膜質,前后翅長短相等,體表沒有羽毛。
蝙蝠翅膀:由連前肢,后肢,尾部之間的皮膜構成的,體表也沒有羽毛。
2.閱讀指南車信箱,了解羽毛的秘密。
3.研究鴿子的羽毛
學生設計實驗研究自己感興趣的羽毛問題。
教師發放器材和羽毛,學生研究。
匯報、交流后教師小結。
三、活動2 搜集鳥的適合飛行的形態特征的資料
1、課前讓學生搜集有關鳥類形態結構特點的資料。
2、課堂上學生進行信息交流。
3、教師在交流中適時出示鴿子骨骼和其他材料,補充、豐富學生的證據。
四、總結
動物的飛翔,離不開與它運動方式相適應的身體構造。
5、珍稀動物的保護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能在教師和家長的指引下自主查閱書刊或其他信息源,搜集關于珍稀動物及已有保護措施的資料。
2.在交流時能用自己擅長的方式簡潔、明了地表述,能認真傾聽、客觀評議。
3.能應用搜集的資料制作簡報并進行動物保護的宣傳。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在活動中反思人類的過錯,意識到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2.愿意合作與交流,尊重他人勞動成果。
科學知識
1.初步了解我國瀕臨滅絕或已經滅絕動物的名稱及特點。
2.初步了解我國的自然保護區和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指導學生課前搜集資料并分組分派任務,教師亦有針對性地做好相關資料的準備。
2.張貼學生簡報的展板。
學生準備: 以組為單位,圍繞同一個主題既分工又合作進行資料搜集。
一.教學導入
今天我們這節課讓我們來開一個交流會,了解珍稀動物的保護。
二.活動1 搜集珍稀動物的資料
1.初步了解我國瀕臨變絕或已經滅絕動物的名稱及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