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科學上冊全冊教案(湘教版)
1、說一說,動物的運動各有什么特色?
2、模仿動物的運動。要求:選你最喜歡的一種動物進行模仿。
方法:每四大組,每組派一名代表,然后評比。
3、思考:動物的運動方式和它們的身體結構有什么關系?
讓學生對動物運動方式與身體結構的關系稍作闡述。
4.將課前查的資料和大家進行交流,補充動物趣事的表格。
三、活動2 比較動物的生活環(huán)境
1、學生觀看在不同環(huán)境中生活的動物的課件。
要求:請說出它們各自生活環(huán)境,并比較其不同。
2、交流動物的生活環(huán)境與身體結構的關系。
以禽鳥類為例啟發(fā)學生將動物的生活環(huán)境與身體結構之間聯系起來分析,出示:鴨足、雞足、鷹足、鶴足,講出它們的生活習性,引導學生重點觀察它們的足,從中發(fā)現規(guī)律。
擴展至更多動物,請學生根據習性簡說它們的形態(tài)構造和特點。
四、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許多的動物,通過游戲和看課件,了解到了動物的運動方式、生活環(huán)境是為了動物更好地生存。放學后,請同學們去搜集動物捕食方面的資料,,下節(jié)課我們再進行交流。
1、動物的特征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能通過資料查詢獲取動物有關特征的科學事實。
2.能從動物的身體結構與獲取食物的適應性方面來進行研究。
3.能將搜集的信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清晰地表達,并且能夠傾聽其他同學的不同觀點。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在活動中感受動物世界的紛繁復雜,體驗“不同的動物卻具有相同點,同是動物或同類動物卻又有不同點”的辯證的觀點。
2.能意識到動物器官對動物生存的重要意義。
科學知識
1.知道動物的構造特征是與它的捕食方式相適應的。
2.認識動物的多樣性,知道不同的動物吃不同的食物,動物要維持生命就要消耗這些食物作為能量。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有老虎、兔子和人的牙齒的圖片的課件;分別寫有動物名稱的卡片、動物相應食物的卡片若干張。
學生準備: 課前搜集有關動物捕食方面的資料。
一.導入
前面我們研究了動物的身體結構與它的運動方式、生活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今天這節(jié)課來研究動物的食性。
二.活動3 認識動物的食性
1.游戲:把一些寫著動物,植物名稱的卡片發(fā)給大家,看誰能更快地為卡片上的動物搜到食物。
2.交流:結合搜集的資料,向同學表達動物怎樣吃食的?
引導學生找共同點:動物捕食器官的構造是與它們的食性相適應的。
3.分類:閱讀指南車信箱,了解動物食性的分類
植食動物
肉食動物
雜食動物
腐食動物
4.應用:課件出示動物中虎和植食動物兔子牙齒進行觀察,再一次證實動物捕食器官的構造是與它們的食性相適應的。
三.拓展活動:愛護自己的牙齒。
1.觀察動物牙齒過渡到觀察自己的牙齒。
2.閱讀教材p13最后一段,了解牙齒。
3.強調牙齒衛(wèi)生保健的重要性
4.使學生意識到身體各部分對動物生存的重要意義。
四.小結
1.知識小結:通過這兩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動物的構造特征與運動生活環(huán)境,捕食方式相適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