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科學上冊全冊教案(湘教版)
4.在研究陽光對植物生長影響的實驗中,能堅持觀察和記錄。
5.懂得綠色植物在地球上存在的重要意義,珍愛那一片綠。
科學知識
1.了解綠色植物能在陽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氣,同時吸收二氧化碳。
2.知道葉的蒸騰作用及意義。
3.了解植物在形態方面適應環境的趣味事例。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cai課件、長勢基本一致的兩盆栽植物、卷尺、資料卡。
課前準備:用一個透明塑料袋罩在一棵盆栽植物上,用線把下面的袋口扎緊,把植物放在陽光下。
一.學教導入
上周我們進行了植物與陽光實驗的探究,現在,我們看看探究的結果。
二、植物與陽光實驗探究的結果。
1.交流:
2.實驗的結果與我們的猜測一致嗎?
3.課件補充:英根泰斯發現植物生長需要光的實驗。
4.學生了解光合作用這個過程需要什么,產物是什么。(見書第7頁倒數第二段)
5.討論:植物的光合作用對動物和人類有什么意義?
三.活動:葉的蒸騰作用
1.回顧植物體內水的運行過程。
2.提問:植物吸收的水分全部被用于光合作用了嗎?
3.指導設計實驗(課后觀察)
4.觀察教師課前的準備實驗,說說看到什么現象發生?并解釋?
5.借助課件認識葉的蒸騰作用及其意義:葉蒸發水分的作用叫蒸騰作用,根吸收的水分絕大部分通過葉的蒸騰作用散失,從而促進植物體內,水和養料的運輸。
意義:降溫、增加空氣濕度,促進溶解在水中的養料的運輸。
四.布置作業:搜集植物器官的趣事。(在單元復習課前進行交流)
第2單元 多種多樣的動物
1、動物的特征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能通過資料查詢獲取動物有關特征的科學事實。
2.能從動物的身體結構與它的運動方式、生活環境方面來進行研究。
3.能將搜集的信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清晰地表達,并且能夠傾聽其他同學的不同觀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在活動中感受動物世界的紛繁復雜,體驗“不同的動物卻具有相同點,同是動物或同類動物卻又有不同點”的辯證的觀點。
科學知識
1.知道動物的構造特征是與它的運動、生活環境相適應的。
2.認識動物運動方式的多樣性。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各種各樣的動物的課件,在不同環境中生活的動物的課件。
學生準備:課前搜集有關動物的運動方式和身體結構方面的資料。
一.教學導入
1.請學生看單元頁思考:美麗的大自然除了多恣多彩的植物外,還有大量形形色色的動物。那么,這些動物有什么特點呢?
2.學生看各種各樣的動物的課件,提問:你能用語言描述它們的特點么?
3.要對動物運動的特點有更多的了解,讓我們從下面的游戲開始吧!
二.活動1 模仿動物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