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科學上冊全冊教案(青島版)2
三、鞏固應用(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理解的"沸騰"、"液體的沸點"是什么樣子的?)
1、什么是沸騰?
2、什么是液體的沸點?
四、課外拓展
1、查閱資料:
①在高山上和海邊燒水,水的沸點是一樣的嗎?
②"瓦特改良蒸汽機"詳見課本p59
2、自制小制作:小小蒸汽動力機
板書設計:
21、沸騰
起始溫度(℃)燒開時溫度(℃)繼續加熱
沸騰液體的沸點
表格設計:
觀察記錄表
班級:活動地點:時間:
時間溫度(℃)觀察現象
0
1
2
3
4
小組成員:
22 凝結
教學目標:
⒈本課教學要求學生知道,水蒸氣遇冷會凝結成水,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物體凝結成水的現象,初步學會用箭頭和簡單的文字表示這種變化。
⒉本課重點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會做水蒸氣凝結與溫度的關系的對比實驗;初步學會做露的模擬實驗);歸納能力(運用差異法歸納水蒸氣凝結的條件)和推理能力(根據水蒸氣凝結的條件推理露的成因)。
⒊進行科學自然觀的教育(滲透"自然界的物質是變化的,變化是有規律的"科學觀點)。
教學重、難點:
認識凝結現象,培養實驗和歸納能力
教學準備:
帶蓋的杯子、燒杯、玻璃片、酒精燈、試管夾、火柴、鐵罐頭筒、冰塊、布、溫度計、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⒈上節課,曾經給大家布置了一些預習活動,你們有什么發現嗎?在你們預習的過程中,你們發現了哪些有趣的現象?提出了哪些問題?又進行了怎樣的探索活動呢?(學生自由發言,簡單介紹活動情況)
⒉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些問題。
學習新課
⒈指導學生初步認識水蒸氣可以變成水的現象
⑴根據你們的觀察說一說,什么樣的水杯內會出現小水珠?
⑵實際觀察一下,和你們觀察的結果相同嗎?
⑶想一想杯蓋內的小水珠可能與什么有關系?為什么只有熱水的杯蓋內有小水珠呢?
推想,小水珠可能是什么物體形成的?是怎樣形成的?(學生根據觀察的結果,充分討論發言,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課前搜集到的資料來嘗試著講解這一現象。)
⑷小結:小水珠是由水蒸氣變成的。
⒉指導學生認識水蒸氣凝結的條件
⑴水蒸氣是在什么條件下變成小水珠的呢?你能在自己預習的基礎上設計個實驗證明嗎?
⑵小組討論并分組實驗
⑶匯報實驗方法和結果,學生互相評價(重點評價實驗方法和過程的科學性)
⑷討論:通過實驗,你得出了怎樣的結論?你認為小水珠是在什么條件下形成的?
⑸小結,指導學生用科學的語言表述實驗結論。
⒊指導學生建立科學的"凝結"概念
⑴誰能用科學的語言表述剛才的實驗結論?并用箭頭和簡單的文字表示這一變化?
⑵水蒸氣遇冷變成水,這種現象叫做凝結。
⑶學生填寫課文中11頁的填空。
⑷你還在什么地方看到過凝結的現象?
自然界中有類似的現象嗎?(學生自由發言,為下一步教學做好準備)
⒋指導學生認識露的成因
⑴夏季的清晨,在草葉上常會看到晶瑩的露珠,你能結合今天所學到的知識來分析一下,這些露珠是怎樣形成的嗎?
請根據露的形態和發生的時間加以分析。
⑵為了證明你的觀點是否正確,你可以設計實驗加以證明,看誰最先得出正確的結論。
⑶學生分組進行設計實驗
⑷匯報實驗方法和結果,相互評價
⑸討論:實驗結果說明了什么?
⑹小結,指導學生用科學的語言表述露的形成過程,并填寫12頁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