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數與代數整理復習課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再現知識
1.談話: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一位運動員(出示劉翔的照片)
2.提問:這份資料中介紹劉翔的出生年月、身高、體重時都用到了什么?(計量單位)
3.在劉翔的個人資料中,他的出生年月、身高、體重所用到的量的計量,正是我們數學上的知識(引出課題),這也反映了生活中處處離不開量的計量。在小學階段除了剛才出現的長度、時間、質量這些量外,我們還學習了哪些量?每種量都有各自的計量單位
板書課題:量的計量(計量單位)
【設計意圖】從學生感興趣的教學素材入手,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提出與量的計量有關的問題,感受數學就在身邊,從而產生重新認識舊知的欲望。
二、梳理歸網,主體內化
1.回顧知識,自主梳理
同學們回想一下,我們學過了哪些計量單位?
學生小組合作,查漏補缺,按其表示的意義將學過的計量單位歸類,形成小組的有關量的計量知識網絡。
老師深入各小組合作學習中,了解各組的知識網絡。
2.交流展示,引導建構
小組學生進行相互交流、辯析,交流展示,教師點撥提升,整理板書:
計量單位
及進率 質量單位 時間單位 長度單位 面積單位 體積單位 容積單位
噸
1000
千克
1000
克 世紀
100
年
12
月
31、30、29、28
日
24
時
60
分
60
秒 千米
1000
米
10
分米
10
厘米
10
毫米 平方千米
1000000
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
100
平方厘米 立方米
1000
立方分米(升)
1000
立方厘米(毫升) 升
1000
毫升
3、提煉方法,認知內化
(1)明確進率。
比較特殊的進率如1千米=1000米、1公頃=10000平方米等重點引導學生指認。
時間單位,尤其是月跟日的進率,有4種:31日、30日、29日、28日,可引導學生回憶一年中的大、小月。并問:二月份有28天也有29天,怎樣區分?如何判斷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
(2)引導記憶。
這么多的進率你記得住嗎,可怎樣記?引導學生利用各類計量單位之間進率的特點來進行記憶。
(3)如何進行計量單位之間的換算?
(4)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不同的計量制度逐步趨于統一,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便利。讓學生認識:這為了更方便地進行對外開放,為了國際間文化交流的需要,推動我國經濟的繁榮和發展。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獨立探索,合作交流,主動回顧學習的舊知識,進一步加深學習過的計量知識的意義和應用。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綜合應用,整體提高。
(一)基本練習
1.談話:整理完了學過的知識,下面比一比看誰在練習中表現的最出色。(屏幕出示)
1.比一比:為什么要選擇不同的單位呢?(每一組分ab組)
a、奇山水庫容量是4000萬立方米。
b、一個水桶的容量是18.9升。
a、一列火車從濟南到上海需要10小時。
b、我國運動員劉翔在雅典奧運會110米欄比賽中,創造了12.91秒的奧運紀錄。
a、天壇公園的占地面積是272公頃。
b、數學課本封面的面積是4.5平方分米。
讓學生合作討論,集體交流匯報。認識計量單位的意義。
(二)綜合練習:
3.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出示課本p96頁第2題)
4.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