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數與代數整理復習課教學設計
4米=( )分米=( )厘米 8.2立方米=( )升
2080米=( )千米( )米 6500毫升=( )升
6平方米=( )公頃 3噸70千克=( )千克
讓學生口述,并說出這些計量單位之間的進率。如何進行計量單位之間的換算。
(三)拓展練習:
5.想一想。
(1)用多少塊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木塊才能拼成一個棱長1分米的正方體模型?將這些木塊排成一行,長多少米?
(2)把一個棱長1米的正方體木塊切割成棱長為1厘米的小正方體木塊,能切成多少個?將這些小正方體木塊排成一行,長多少米?
讓學生分組討論,并讓學生集體交流。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6.下表是某車往返甲、乙兩地的時刻表。
(見課本p96頁第5題,)
(1)兩地相距480千米,此車行駛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時多少千米?
(2)照這樣的速度行駛,下午應該什么時間發車才能按時到達甲地?
讓學生分組討論,并讓學生集體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有層次的練習,讓學生運用所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更加進一步加深對量的計量意義和應用。
四、師生總結,整體提升
通過本節課的回顧和整理,對于量的計量的知識你還有哪些疑惑的地方?除了我們復習的常用的計量單位,你還聽說其他的計量單位嗎?
【課后反思】
在數學復習教學中,我們應該讓學生進一步總結舊知,感悟生活中數學知識,進一步感悟數學知識的真正的數學意義,感受數學的博大精深,領悟數學文化的無窮魅力。
本課的練習設計充分運用教材資源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在知識上從復習到應用,在思維上從理解到運用,再到拓展應用,這樣分層次的練習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既鞏固了學習的知識,也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同時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與共享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好數學的信心
第九課時
(復習“比和比例”)
一、創設情境,再現知識
前面我們學習了關于比和比例的知識,你都知道那些?
我校六(1)班有男生20人,女生25人,請寫出該班男女生的人數比。 (20 :25或4 :5)
(1)回顧:看到20 :25你能回憶起那些有關比的知識?
(2)小組交流:引導全員參與。
(3)在以前的學習中這部分你什么知識學得最好?什么知識學得不太好,或者覺得還有疑問呢? (板書課題:比和比例總復習)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初步回顧有關知識,激發復習的欲望。為后面借助組題,回顧梳理有關知識做準備。
二、梳理歸網,主體內化
1.回顧比的意義
出示:根據信息寫出比,并思考比的含義。〔復習比的意義〕
我校六(1)班有男生20人,女生25人。
(2)某人騎自行車,15千米的路程,用去30分鐘。
2.回顧比、分數、除法的聯系與區別
4 ∶7=( )( ) =( )÷( )〔比較比、分數、除法〕
根據學生回答多出示下列表格:
聯系 區別
比 前項 :(比號) 后項 比是兩個數之間的倍數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