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版美術教案(第四冊完整版)
過程與方法:
1、 在欣賞中,體驗廢棄物的妙用及環保的作用;
2、 在選擇與嘗試創作中,學會利用廢棄物的形、色、質進行創造性的組合裝飾設計;
3、 在合作創作中,體驗實踐的快樂。
情感、態度、價值觀:
1、 體會廢棄物利用的樂趣;
2、 形成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利用廢棄物的形狀、色彩、質感特性進行玩具的想象組合創作。
【教學難點】妙用廢棄物的特性設計制作成形式美的玩具或裝飾品。
【教學時間】第18周
【教學準備】范作
【教學內容】變廢為寶
【教學過程】
一、布置廢棄物回收展覽,培養環保意識。
玩一玩、分一分:
1、按點材、線材、面材進行廢棄物分類。如點體、直線體、曲線體、平面體、曲面體、幾何行狀等;
2、同質感進行生活廢棄物的分類,如軟與硬、粗糙與光滑等;
3、 按不同造型進行生活廢棄物的分類,如具體形、抽象形等;
4、 按不同色彩進行生活廢棄物的分類,如冷色與暖色等。
想一想、說一說:
1、 選一個你喜歡的廢棄物,說一說它美在哪里;(學會發現和利用廢棄物)
2、 這些廢棄物使你想到什么;(資源的浪費)
3、 與同學說一說你見過、用過的廢棄物設計的裝飾品、玩具、用具。
二、妙用廢棄物設計裝飾品游戲,啟發學生創作思維。
玩一玩、想一想:
1、 明確游戲目標,以小組為單位,每組用一張方形厚卡紙,合作設計與裝飾成相框;
2、 探討物體整齊排列的裝飾美感,選兩位同學到“廢棄物處”選擇適當的材料,進行設計與裝飾(如在厚卡紙方框上用牙簽有規律地排列裝飾、用紐扣有序排列裝飾、用色彩紙裝飾、用雪條棍排列裝飾、用瓶蓋排列裝飾、用鉛筆屑裝飾……);
3、 感受設計與應用的關系。在相框上放一張照片或圖片,感受“材料妙用”。
三、在合作中感受創作的樂趣。
想一想、做一做:
1、 想一想,哪些廢棄物有被塑造的條件?
2、 做一做,哪些廢棄物可設計制作玩具、裝飾品、生活用品?引導從應用方面選材或根據材料進行聯想創作。
四、布置變廢為美的展覽。
想一想、做一做:可從“玩具、裝飾品、用品”方面分別擺放,擺放時,想想怎樣布置才整齊、美觀?
五、欣賞與評價。
評價點:
1、 妙用廢棄物;
2、 裝飾美。
看一看、評一評:分組參觀、評價。
【板書設計】變廢為寶
范作
【布置作業】
第20課分類垃圾桶
【教學目的】
知識與技能:
1、 知道分類垃圾桶與環境保護的關系;
2、 知道分類垃圾桶是由基本形體或基本形體組合的方法設計與制作的;
3、 利用廢棄物的造型特點進行組合設計,制作分類垃圾桶。
過程與方法:
1、 在調查中,學會分門別類地投放廢棄物,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2、 在欣賞中,感知分類垃圾桶的造型美、色彩美、實用美的特點;
3、 在巧用廢棄物進行設計與制作中,了解分類垃圾桶的造型特點,發展形象思維;
4、 在動腦、動手中,掌握分類垃圾桶的設計與制作方法,感受創作的快樂。
情感、態度、價值觀:
1、 對分類投放垃圾引起注意與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
2、 體會妙用廢棄物進行設計制作的快樂。
【教學重點】運用基本形體組合的方法設計分類垃圾桶。
【教學難點】巧用廢棄物的造型特點設計制作形式美觀的分類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