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S版四年級下冊全冊教學設計及評析
學生準備
1、搜集有關鯨的文字、圖片或錄像資料。
2、有關生字、新詞和重點語句內容的課件。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出示多媒體課件。(播放鯨在大海中游動的錄像)師導:在這美麗的藍色海洋中,蘊藏著極為豐富的寶藏,生活著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其中有一種號稱“海中之王”的動物,它的形體特別龐大,比大象還要大許多。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動物嗎?生答—— 鯨
【設計意圖】(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更喜歡探究身邊的事物,如果把語文課堂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效地溝通起來,讓他們在一定的情境中去體驗、去感受、去學習身邊的語文,所獲得的教學效果要比我們直接“傳遞”的知識,更能得到學生的認可。因此,教學伊始,我展現一段畫面,讓學生感受鯨的生活環境,當學生在我的描述中說出“鯨”這一種動物時,我順勢揭題,進而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愿望。)
2、課前同學們已經成為搜集了不少關于鯨的圖文資料,下面請大家借助資料先在小組內相互交流對鯨的認識,然后將資料進行匯總,推選一名同學在全班交流。
3、看來同學們已經了解了鯨的許多知識,對鯨非常感興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鯨》這篇文章。(板書課題:26鯨)
【設計意圖】(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通過交流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發學生的閱讀期待。)新 課 標 第 一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思考一下:課文向我們介紹了有關鯨的哪些內容?你有哪些不理解的詞語也可以提出來。
2、學生自學,教師隨機指導。
3、檢查自學情況:
(1)讀詞語:(課件出示詞語)
(2)交流:課文向我們介紹了有關鯨的哪些內容呢?請用最簡潔的詞語來概括。
(3)理解詞語:胎生、哺乳動物等。
三、重點探究,理解內容。
1、你最想了解鯨的哪一部分情況呢?請你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個方面,進行探究性學習。(課件出示學習要求)
(1)找出并朗讀相關段落,說說介紹的內容。
(2)從哪幾句話中能看出鯨的這一特點。
(3)圍繞特點,作者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你能讀出相關的語氣嗎?試一試。
2、學生在小組匯報自己的學習成果。
3、師重點指導:
鯨的外形:
◆讀第l自然段,你從哪兒看出鯨很大,畫出有關語句,然后讀一讀.指名匯報,大家補充,讀出體會.
。ㄕn件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鯨約有十六萬公斤重,最小的也有兩千公斤.
◆從這兩個數字我們體會到了鯨確實很大,這段話中還有描寫鯨很大的數字嗎?
(課件出示句子):我國發現過一頭近四萬公斤重的鯨,約十七米長,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么重.
自己試著讀一讀,想想應該怎樣讀,才能表達出鯨的確很大.體會用列數字方法來說明的好處.
◆你還從哪兒看出鯨很大,把有關語句讀一讀.自由讀第1自然段,讀出自己的體會.
◆小結寫作方法:作者運用了作比較和列數字的說明方法把鯨的大描寫得非常具體.(課件播放兩種說明方法的定義。)
◆引導學生找出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運用了列數字的方法.
◆全班交流,試著用列數字的方法說明一件事物。
【設計意圖】(學生對列數字的說明方法已有概念化的認識。但要真正從句中體會到這種表達方式的準確性,對部分學生而言,還有一定的難度。所以這里讓學生反復讀,體會表達效果的不同。學生很容易就會發現:用上具體數字,能更清楚、更準確地了解鯨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