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S版四年級下冊全冊教學設計及評析
6、交流記字方法
7、指導學生書寫生字。(教師范寫德、辯)
【設計意圖】識字教學仍然是四年級教學的一個重點。但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讀準字音,記憶字形,書寫生字,教師要有重點地指導。
4、師生合作理解詞語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分段讀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回答師生合作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3、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按課后提示給課文分段。
4、指名回答,理清本文的寫作順序。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調理,為下節課學習打下鋪墊。
四、布置作業,積累詞語
1、課后,請同學們把本課詞語抄寫在積累本上。
2、熟讀課文,思考本節課提出的問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中體會“我”和“父親”的心理活動,并能概括“我”的心情變化過程。
2、理解父親沒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將鱸魚放回湖中的理由,讀懂“我”從釣魚這件事中獲得的啟示。懂得從小接受嚴格教育的重要,提高抵制各種“魚”的誘惑的勇氣和力量。
一、檢查復習,導入新課
1、導出課題,聽寫詞(詞語見教參)
2、同桌互相檢查、訂正
3、回憶上節課我們提出了什么問題?
【設計意圖】這樣的設計既能復習上節課的學習內容,又能把學生帶入新課的學習中。
二、自讀課文,理解內容
1、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默讀課文。讀明白的問題在書上圈一圈,畫一畫,讀不明白的作上標記。
2、小組內交流這些問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充分讀書,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既培養了學生閱讀習慣,又注重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的培養,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集體交流,體會情感
1、我釣到了一條怎樣的魚?當時我和父親心情怎樣?
學生交流,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著這條漂亮的大鱸魚,……輕輕翕動著。”
2、指導感情朗讀,體會我和父親喜悅的心情。、
3、父親要我放魚,我的感情發生了怎樣變化?
學生交流,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1)、“爸爸,為什么?”我急切地問道。
(2)、“可是不釣到這么大的魚了!蔽掖舐暋蕹隽寺。
(3)、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親。
(4)、我慢慢地把魚鉤從……放回湖里
4指導感情朗讀,體會我難過的心情。
5、父親當時的態度如何?從哪些句子中體會到的?
學生交流,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父親盯著鱸魚看了好一會兒,然后把目光轉向了我:‘孩子你得把他放回湖里去!
指導朗讀,體會父親態度的堅決
6、分角色朗讀我和父親的對話,進一步體會我和父親的情感變化。
【設計意圖】朗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它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課文情感,發展語言積累,陶冶情操。《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文中作者情感的變化,主要通過“我”和父親的對話表現出來的。在教學中充分讓學生朗讀,通過讀來表達自己所體驗到的情感
7、父親這樣做對不對?現在我們分成正反兩方進行辯論。
【設計意圖】通過辯論不僅使學生能明辨是非,受到正確的引導,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8、三十四年前的那個夜晚給“我”留下了怎樣的啟示?
學生交流。課件出示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