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教版六年級音樂下教案
師:今天我們學唱了江西民歌《毛委員和我們在一起》,聽賞了湖南、江西其他三首民歌,這幾首都是紅土地的歌。
今后,我們會學習更多民歌,今天的課到這,下課。
四、大家園
《甜甜的大家園》
教學目標:1、學生能夠大膽自信地參與歌曲的演唱,并準確表達音樂中的情感。
2、學生能初步處理音樂作品,并且能夠恰當的利用歌曲表達人的思想感情。
3、學生能夠對他人的演唱進行客觀的評價。
4、學生能基本熟悉一個升號調的首調唱名位置。
教學重點、難點:
1、 運用創新手段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之中,并積極完成學習任務。
2、 通過對歌曲的理解自然表現出歌曲的情緒和風格。
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進教室
二、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 師:又來到了我們共同唱歌跳舞的歡樂時光!首先讓我們跳起來,動起來,一起放松心情好嗎?師生共同表演舞蹈《青春舞曲》。
2、采訪客人:
1) 今天教室里來了很多客人,請同學們問一下他們都是什么民族的?
2) 介紹教師的民族:漢族
3、欣賞flash影片《家鄉》。
三、實踐體驗、學唱歌曲《甜甜的大家園》
1、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民族也蘊育了各具風格特色的民族歌曲。下面讓我們共同來傾聽一首歌曲。
2、初聽歌曲。
3、提問
4、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歌曲《甜甜的大家園》
5、再次感受,當你閉上眼睛傾聽,會有什么樣的感受?腦海中會浮現什么畫面?
6、讓我們來一同欣賞祖國大好河山的美景,再次欣賞歌曲。(課件)
7、看到美麗的景色,老師都忍不住想唱歌了,你們歡迎嗎?教師范唱。
8、自學 請為歌曲分段,每段應該用什么樣的聲音和感情來演唱?
9、分組合作學習
一組用“嗒”伴唱;一組主唱;一組用自制道具伴奏;一組用舞蹈表演。
四、歌曲創新改編,創設舞臺展示自我。
1、提問:我們的家鄉是哪里?你們熱愛自己的家鄉嗎?那么就讓我們做一次“小小作詞家”,把這首歌改編成《美麗的大家園》
2、學生朗讀自編的歌詞。
3、隨音樂熱情的演唱《美麗的大家園》
《五十六個民族》
教學目的:1、針對現在學生對流行音樂的愛好,進行正確的引導。
2、通過欣賞各民族的歌曲,體驗、感受少數民族音樂的魅力,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音樂,了解民族音樂風格。
3、通過欣賞,讓學生了解各民族的民風民俗,理解“五十六個民族親如一家”,培養他們民族團結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體驗、感受少數民族音樂的魅力,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音樂,了解各民族音樂風格。
教材分析: 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絢麗多彩的各族民歌浩如煙海,民歌有如璀璨奪目的明珠,閃耀著耀目的光彩,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不可或缺的寶貴財富。中國民歌的種類極為豐富,主要有內蒙古的長、短調牧歌,河套及周邊地區的漫翰調、爬山調,陜北和山西西北部的山曲、信天游,甘、青、寧地區的花兒,新疆的十二木卡姆,陜南、川北的姐兒歌、茅山歌,江浙一帶的吳歌,贛、閩、粵交匯地區的客家山歌,云、貴、川交界的晨歌、大定山歌、彌渡山歌,藏族聚居區的魯體、諧體民歌等。民歌反映著人民生活中種種真實的感受,讓勞動者得以吐露他們內心深處的思想和愿望,因此一切歡樂和痛苦、無奈和憤怒、熱烈和諧謔,種種這些情感都會不可避免地反映到民歌中來,一首首歌向我們展示著人民的生活,引領著我們走向民族靈魂的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