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音樂全冊教案(蘇少版)
教學難點:二聲部合唱
教學準備: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欣賞男生獨唱《母親》
師:這是一首充滿兒女對母親崇敬之情的歌曲。問:你心目中的媽媽是什么樣子的?
生:溫柔的、慈愛的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媽媽,她是誰嗎?
生:祖國媽媽
師:那你們眼里的祖國媽媽又是什么樣子的呢?
生:美麗的
二、學唱歌曲《我的媽媽叫中華》
師:我們的祖國媽媽既美麗又偉大,我們愛她就象愛我們自己的媽媽一樣。今天我們要學的歌曲就叫《我的媽媽叫中華》。
1、初聽歌曲,體會歌曲的情緒。(真摯、熱情地)
2、復聽歌曲,聽出歌曲的演唱形式(領唱、伴唱和合唱)
3、跟琴先學唱高聲部,再學唱低聲部
4、一部分學生唱高聲部的歌詞時另一部分學生唱低聲部的歌譜;當一部分學生唱低聲部的歌詞時另一部分學生唱高聲部的歌譜。
5、第一部分由一個學生領唱,其余學生用合唱哼鳴來烘托,聲音輕但位置高。
6、要求用樸實、真摯的情感來演唱歌曲。
三、欣賞大提琴與多媒體協奏曲《地圖——聽音尋路》
師:大提琴與多媒體交響協奏曲《地圖》是譚盾為華裔大提琴家馬友友和波士頓交響樂團創作的、由大提琴與管弦樂團合作的多媒體協奏曲。
播放潭盾的新作《地圖》大提琴與多媒體協奏曲選段。
1、學生說說看到了什么?
2、用自己的聲音、動作表現出來。
3、小組交流:你從中感悟到了什么?
四、小結下課
第四單元 情系江淮
第一課時 總第 課時
備課時間: 上課時間:
教學內容:1、唱:《楊柳青》 2、聽:女聲獨唱、合唱《楊柳葉子青》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江蘇民歌《楊柳青》,使學生能從中感受到濃郁的揚州民歌風格;
2、用輕快、活潑的聲音演唱《楊柳青》,并嘗試用揚州方言來演唱;
3、通過欣賞女聲獨唱、合唱《楊柳葉子青》,加深學生對江蘇民歌的了解和認識。
4、講授揚州相關文化,使學生增加對民歌的認識,并喜愛民族文化。
教學重、難點:1、感受民歌獨有的地方風味;2、嘗試用揚州方言演唱歌曲。
教學準備:多媒體及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還記得聽過的樂曲《火車向著韶山跑》嗎?我們知道韶山是毛主席的故鄉!你可知道爺爺的故鄉在哪里嗎?
生:江蘇揚州(隨機點擊:詩句 風景 揚州八怪 揚州小吃)
1、詩句
師:誰能說出一句與揚州有關的古詩?
生: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師:好一個“煙花三月下揚州”!
有好多詩人曾經在作品中寫到揚州美景,比如杜牧詩:
《寄揚州韓綽判官》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2、風光
師:你們誰去過揚州?介紹一下你所見到的揚州好嗎?
生:……
師:謝謝你的介紹!讓我們隨著美妙的音樂,去游覽揚州的美景吧。(播放《楊柳青》的音樂,出示揚州風光圖,讓學生欣賞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