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音樂全冊教案(蘇少版)
教學內容:
1、聽:《赤足走在田埂上》
2、唱:《校園的早晨》
3、認:認識“d.c.”、 “fine”等記號。
4、拓展:了解中國臺灣校園歌曲,唱唱學校的校歌。
教學目標:
1、能用輕快、明亮的聲音演唱歌曲《校園的早晨》,知道“從頭反復記號”和“省略跨越記號”在歌曲中的用法以及正確的演唱順序。
2、欣賞歌曲《赤足走在田埂上》,感受無伴奏合唱的意境。
3、了解更多的校園歌曲,領略校園歌曲的魅力。
教學難點:學唱歌曲時,歌曲中“直到長成參天大樹”樂句中切分節奏的掌握;“和我共享陽光雨露”樂句和上句的銜接。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電子琴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多媒體)欣賞校園風景照片四幅,配以校歌錄音作為背景音樂。
師:這是什么地方?看到這些照片你想說些什么?
生:(說出自己看了照片后內心的感受)
師:有這樣一首歌曲就能夠表達同學們現在的心情,這首歌就是《校園的早晨》。聽老師來唱一唱好嗎?
二、新歌教學
1、教師跟隨伴奏范唱歌曲《校園的早晨》,請學生聽完后說說歌曲的情緒。(前半部分歡快、跳躍,后半部分優美連貫)
2、用多媒體出示歌譜,請學生再聽,注意歌曲的演唱順序。
3、請學生說說歌曲的演唱順序,教師指導認識“從頭反復記號”和“省略跨越記號”。
4、學唱歌曲
a、跟隨琴慢速輕唱前半部分。教師提示:注意“聲斷氣連”和前半拍休止。
師:“沿”后面的休止符應該怎樣唱?換氣還是聲斷氣連?
(教師師范兩種唱法,請學生分辨,并能正確地唱出來)
師:“初升的太陽”處前半拍休止一般用什么辦法來唱準呢?
生:(可以用拍手、吸氣、跺腳等辦法)
b、跟著琴輕聲唱b段,讓學生自己發現難點。
師:有沒有哪個地方每次都唱不好?
師彈琴并師范,學生分句模唱兩個“直到長成參天大樹”樂句,注意切粉節奏。
前半拍休止時拍手吸氣,“直”要唱一拍,不能搶拍。
叫個別學生單獨唱,學生進行評價。
c、學唱結束句
d、全曲連唱
師:用什么樣的聲音唱最合適?
5、用輕快、明亮的聲音完整地跟伴奏演唱歌曲。
6、變換演唱形式:用領唱、齊唱的方式唱,請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說出分別在哪里領唱、哪里齊唱。
請一學生上來領唱,其他學生注意看老師的指揮。
三、欣賞教學
師:《校園的早晨》是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由我國著名的作曲家谷建芬和音樂人高楓創作。在中國臺灣,有一位音樂人叫葉佳修,也創作過許多首好聽的校園歌曲,其中有一首在祖國大陸廣為流傳,那就是《赤足走在田埂上》。
1、學生欣賞歌曲。
2、師:有沒有覺得這首歌的演唱形式有什么特別之處?
師生討論,了解無伴奏合唱。
3、師:歌詞也很美啊,輕輕地讀一讀吧。
4、再聽,可以跟著錄音輕聲哼唱。
四、拓展
師:在上一世紀七八十年代,有許多首校園歌曲不但在校園內廣為流傳,而且也傳唱在各地的大街小巷,其中還有好多首現在仍然盛唱不衰。(多媒體鏈接校園歌曲網頁)
請個別學生上來操作電腦,選取網頁中你認為最有價值的一段文字讀給同學聽。
鏈接歌曲《鄉間的小路》、《童年》、《外婆的澎湖灣》、《踏浪》等,讓學生自己選擇最想聽的歌曲。
五、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唱、欣賞了幾首好聽的校園歌曲,我想問問同學們,是不是校園歌曲就只是適合在校園內演唱呢?那么再想一想,這些二三十年代的歌曲為什么到現在仍然流傳甚廣?中國臺灣、大陸兩地的校園歌曲還有很多,同學們課外可以自己去搜集這些歌曲的音響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