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音樂全冊教案(蘇少版)
(學生回答,激發學習熱情)
二、欣賞黃梅戲選段《對花》
師:我們一起來學習黃梅戲《打豬草》選段《對花》。先請大家欣賞一遍,說出這段唱段中,最吸引你的地方,為什么?
1、學生談對本唱段的旋律、表現形式和情感以及伴奏樂器的認識。
2、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靈活地向學生介紹以下知識:
【鑼鼓經】簡稱鑼經,戲曲打擊樂各種具有固定程式(鼓套子)的打擊樂“合奏譜”的泛稱。常用的鑼鼓經有“急急風”、“陰鑼”、“沖頭”等,鑼鼓經都采用文字記譜,所用文字及其代表的含義并不統一,較為流行的記譜法中:“大”,代表單皮鼓;“衣”,代表板;“倉”,代表大鑼;“才”,代表鐃鈸;“臺”,代表小鑼。
【劇情介紹】《打豬草》生動地反映和歌頌了勞動人民善良淳樸的美好心靈。作品設置了一個小小的沖突,陶金花碰斷了兩根筍子,怕人把她當成偷筍子的人,只得用草將筍子蓋住。金小毛發現了斷筍,誤認為她是偷筍,踩壞了她的籃子,陶金花又委屈,又怕回去向媽媽不好交待,哭了起來。金小毛知道了她不是偷筍而是不慎碰斷筍子后,便轉而安慰她,先要將買鹽的錢賠她籃子,陶金花不要,他又將筍子送給她,幫她整理籃子,并送她回家。通過這一由誤會引起的沖突,兩個農家少年的美好心靈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三、學唱黃梅戲選段《對花》
1、用對答式問話的語氣來歌唱。用接近普通話的安慶官話演唱。
2、采用聽唱法與視唱法相結合的方式教唱,教師教唱歌詞時注意示范準確,襯詞部分要求學生唱得詼諧幽默。
3、教師彈琴,請學生聆聽,在心里默唱,糾正音高。學生跟琴唱譜。
4、教師出示節奏,請學生念念,注意附點與切分節奏。
5、教師隨機彈奏一樂句,請學生聽唱,提高學生聽音、識譜能力,鍛煉學生唱譜的膽量。
6、觀看《對花》的錄像,感受戲曲藝術精湛表演的魅力,調動學生模仿學習的興趣。分男、女生按角色演唱,指導學生表演《對花》部分唱段。
7、師:剛才大家學的是陶金花問金小毛的唱段,那金小毛是怎樣回答的呢?
(學生猜測答案)
師: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金小毛是怎樣回答的。
(教師播放剩余唱段,師生共同欣賞,注意向學生展示唱詞)
8、學生根據前面的學習,跟著錄音學習金小毛的唱段。
四、創作與表演
師生分角色演唱,感受一問一答幽默、智慧的氣氛。根據唱詞用簡單的經過提煉的動作進行戲曲唱段表演,鼓勵學生嘗試創造有個性的表演動作。
五、欣賞《天仙配》、《女附馬》等經典唱段
簡介黃梅戲的發展史:簡介著名黃梅戲演員嚴鳳英的生平和貢獻;聽賞《天仙配》、《女附馬》等經典唱段;學生談聽后感受;學生列舉自己知道的其他黃梅戲劇目名或唱段名。
六、課堂小結
祖國的民族、民間音樂文化博大精深,今天大家接觸的只是冰山一角,只要留心生活,用善于發現的耳朵、眼睛多角度地感受生活中的一切,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獲。希望下次上課時有人能告訴大家關于民族、民間音樂的新發現。
第四課時 總第 課時
備課時間: 上課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