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音樂全冊教案(蘇少版)
師:揚州美嗎?
生:美!
3、揚州八怪
師:揚州還有更有名的呢!比如:揚州八怪他們是中國畫史上杰出的群體(多媒體播放)
4、揚州小吃
師:揚州的小吃名揚天下(有……)
二、學習新歌:
1、感受歌曲
師:怎么樣?陶醉了吧?告訴你們,揚州的民歌也是很有名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聽一首揚州民歌《楊柳青》。
(全體同學聽賞歌曲一遍)
師:聽了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
生:輕松、活潑,充滿活力,表達了勞動人民過上幸福生活后愉快的心情
生:有很多襯詞(學生說不出,則由老師問:歌中有許多歌詞是在括號里的,你知道是為什么嗎?)
2、了解襯詞在歌曲中的作用
師:那么多襯詞又不表達什么具體的意思,能不能去掉不唱呢?(先聽老師去掉襯詞唱歌曲,再聽歌曲,感受襯詞的作用)
生:襯詞雖然不表達具體意思,但是能夠起到烘托氣氛的作用,沒有了襯詞,這首歌曲就沒有味道了。
師:說得真好。《楊柳青》是江蘇揚州地區最富代表性的民歌之一,歌曲因為有了這些襯詞,所以更顯得活潑風趣。
生跟音樂用“lu”哼唱一遍。
3、體會強弱
師:這首歌曲是揚州人民在勞動的時候哼唱的,那么,請你想想,一邊勞動一邊唱歌,是怎樣的情景呢?(引導學生邊聽音樂、做動作邊體會:可以是除草、割麥)
師:看一下拍號。(2/4拍)它的強弱規律是怎樣的?(強弱)演唱時注意要有所體現。
下面,請同學們跟著老師的琴聲,再輕輕地哼唱。
4、了解歌名與歌曲內容之間的關系
師:請同學們輕聲讀讀歌詞,找找歌曲題目與內容之間有沒有關系。
(提示學生去掉了襯詞看歌詞)歌曲的題目“楊柳青”與歌曲內容是什么關系?(讓學生自由想象)
師:歌曲最早的歌詞的確與柳色青青有關,在流傳的過程中逐步成為脫離歌詞內容的襯詞,本課中的楊柳已經和歌詞毫無關系了。
生跟范唱音樂輕聲唱歌詞。
生跟琴聲填歌詞唱。(邊唱邊找什么地方感覺比較難唱)
5、難點解決
師:有難唱的地方嗎?
生:……
師:(引導學生練習,并滲透樂理知識)結合用讀歌詞的方法解決附點節奏難點
師:好的,我們把歌曲連起來唱,不要唱錯哦!
(一到兩遍,直至唱熟)
生再唱一遍歌詞(唱出活潑與詼諧的感覺來)注意歌曲的強弱感覺、襯詞的表達等。
三、表現新歌
師:同學們唱得不錯!《楊柳青》是一首揚州民歌,關于民歌我們以前也講過這方面的一些知識。誰能夠說說,民歌是怎樣產生的?
生:……
師:不錯!民歌產生于民間,在民間的各種風俗活動中,由口頭創作又經過口頭廣泛流傳,在流傳的過程中不斷地被加工進行再創作,使之更加完美。正因為這樣,許多民歌都是用當地的方言來演唱的。《楊柳青》這首歌曲如果用方言來演唱的話一定會更加有趣的。
師:我找著了一首用正宗的揚州方言演唱的《楊柳青》,你們來品味品味。
生:(聽錄音)
師:覺得揚州方言有什么特點?(……)揚州方言前鼻音較多,發音的位置相對靠前,沒有“zh、ch、sh”,都變成“z、c、s”了。我們一起學一學?(教學生學用揚州方言演唱)
師:有一句話叫“說的比唱的還好聽!”我覺得你們要向這句話作一次挑戰:“唱的比說的好聽!”行不行?
生:行!(在老師的引導下用揚州方言演唱)
師:哎呀乖乖隆地東,不錯啊你們!(用揚州方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