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音樂全冊教案(蘇少版)
2、聽其它作品如:《雨打芭蕉》, 《平湖秋月》等。
第二課時 總第 課時
備課時間: 上課時間:
教學內容:
1、欣賞民族管弦樂《彩云追月》
2、學唱歌曲《彩云追月》
3、認:切分音
4、練習豎笛曲《彩云追月》
教學目標:
1、充分感受“皎潔明月動,彩云緊相隨”的詩畫般的意境。
2、能夠用自然圓潤的聲音深情地演唱《彩云追月》。
3、了解切分間的特點,并且能用豎笛演奏該樂曲。
教學重點:學唱《彩云追月》
教學難點:切分音節奏
教具準備:鋼琴、紙、錄音、豎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配樂詩朗誦。
(2)聽作曲家用了哪些樂器來表現音樂主題。
(3)復聽音樂
說說你最有印象的節奏型。
(4)談談音樂給你帶來的感受。
二、學唱歌曲
(1)用自然純美的聲音輕聲學唱歌曲。
(2)隨琴視唱歌曲主旋律,找出難點處聽唱或教唱。
切分節奏 用折紙游戲
劃船號子 “咳 左 左”
(3)唱準上波音 前倚音
三、豎笛
1、演奏時處理好裝飾音中“前倚音”和“上波音”的演奏,速度不宜過慢。
2、演奏,注意氣息的控制和運用。
四、創編
部分學生演唱,其他同學用打擊樂器伴奏。
第三課時 總第 課時
備課時間: 上課時間:
教學內容:
1、欣賞《山歌好比春江水》
2、演唱《什么結籽高又高》
3、我的創造:對山歌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感受廣西壯鄉的優美山歌,了解他們的生活片段。
2、學唱什么結籽高又高,積極參與對山歌活動,加深對山歌的認識。
教學重點:學唱山歌
教學難點:對山歌
教具準備:影片《劉三姐》片斷、鋼琴、錄音
教學過程:
一、導入欣賞
1、觀看影片《劉三姐》的片段(以輕快的歌曲為背景音樂)讓學生觀看廣西壯鄉美麗的山水、生活的畫面。
2、回憶以前學習的對唱歌曲《對花》、《猜調》,演演“對山歌”的情景。⒊欣賞《山歌好比春江水》
對比欣賞斯琴格日勒的演唱,體驗歌曲演唱的不同風格。
二、學唱歌曲
1、聆聽歌曲范唱,邊聽邊猜歌中所說的農作物。
2、聽錄音模唱《什么結籽高又高》
3、采用師與生、生與生、一人問,眾人答的形式。演唱歌曲時應注意各樂句之間要運用急吸緩吐的呼吸方法。
三、拓展
欣賞壯族“三月三對歌節”的盛大場面,感受對山歌的熱烈氣氛,采用《什么結籽高又高》的曲調自編歌詞,舉行對山歌比賽。
四、拓展
了解山歌的相關知識:山歌是產生在山野勞動生活中的民歌。它產生于民間、與民眾的生活和勞動息息相關。歌者同時也是編者、即興表演等特點。
第四課時 總第 課時
備課時間: 上課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