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政治下冊課文知識整理──問答題
第四課 共同的需要
第一節 身邊的公共利益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公共場所和基礎公共設施,了解社會公共服務的意義。
能力目標:
學會觀察社會,提高社會調查的能力。
態度、情感、價值觀:珍惜公共設施,關注社會公共服務,關心社會公共利益。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社會公共服務的意義。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設問導入新課。
教師:我們每個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場所中。我們在家里休息、吃飯,乘公共汽車上學,在學校里學習,到圖書館讀書,等等。我想問問大家,哪些場所是我們的私人場所,哪些場所是公共場所?(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進一步提問:看來,在我們的生活中,公共場所要比我們的私人場所多得多。另外,我們的生活還離不開更重要的東西,即公共設施。現在,請大家說說我們生活中有哪些公共場所和公共設施,這些公共場所和公共設施對我們正常生活的意義。
引出話題,激發興趣。同時強調公共場所的重要性。
活動一:尋找生活中的公共場所和公共設施。
先分組討論,再全班交流小組討論結果。分組活動時,讓小組成員用“頭腦風暴”法分別列舉“公共場所”和“公共設施”,列舉得越多越好,最后看哪個組列舉得最多。
把所有小組列舉的“公共場所”和“公共設施”分門別類地整理出來,讓學生看看自己生活中的公共場所和公共設施有多少,體會這些公共場所和公共設施對自己生活的重要性。
了解社會公共生活,感受公共場所和公共設施對個人生活的重要性。
活動二:學生談感想
學生就公共場所和公共設施談自己的感想,說說自己對公共場所和公共設施意義的看法。
讓學生感受到公共場所和公共設施的重要性,懂得愛惜公共設施。
活動三:公共設施項目改造計劃
教師:公共生活環境反映了社會的發展和成熟程度,反映了社會政治文明發展的狀況以及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務方面的能力。我們都希望自己生活在方便、安全、舒適和優美的居住生活環境中,F在,假設我們就是政府管理人員,觀察周圍的生活環境,看看公共場所和公共設施建設和管理方面存在哪些問題、有哪些方面需要進一步改善。請提出改造意見和建議,使我們的公共生活環境更加美好。
建議活動方式:
(1)5~7人一組,把全班分成若干組。
(2)各小組成員根據自己平時的觀察和感受提出當地公共設施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現有的公共設施存在的管理問題、現有的公共設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還應建設哪些公共設施。
(3)各小組整理本組提出的問題,從中選擇一兩項本組認為比較重要且有價值的問題,作為本組的“改造項目”。
(4)本組成員集思廣益,提出各自的設想。
(5)全班交流各組的“改造方案”。
讓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從公共設施管理者角度及人民大眾的需要角度,提出切實可行的公共設施建設和改造方案,培養學生關心社會,建設社會的責任意識,鍛煉學生的參與建設和管理公共事務的能力。
教師總結
公共場所和公共設施是社會公共利益的最直接、最直觀、最基本的體現形式,是各級政府或集體為民眾提供的社會性福利。公共場所和公共設施建設和管理的水平直接反映了社會政治和經濟發展水平,反映了政府履行公共管理職責的水平。其實,我們仔細想一想,私人生活環境對于我們生活質量很重要,但是公共生活環境對于我們的生活質量更重要。良好的社會公共生活環境,才能從根本上改善我們的生活境遇。因此,越是發達國家越重視社會公共事業。我們是國家未來的建設者,我們要從小培養關心社會公共事業的責任感,社會將來的發展就要靠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