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政治下冊課文知識整理──問答題
6.教師:除了法律之外,政府還通過行政手段來維護公共利益。
7.學生交流國家和地方政府維護公共利益的一些行政措施,說說利用行政手段維護公共利益的優勢。如:教科書中“休漁期”的行政手段;目前國家為控制住房價格過高而采取行政手段控制房價。
8.教師:經濟手段也是政府提供和維護公共利益的重要方式,如我國政府通過投資交通、能源、水利、環保、通訊等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改善和提高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國家投資項目,往往是關系最廣大的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重要項目,如我國投巨資興建三峽水利工程,可以造福全國人民子孫萬代。
9.學生交流課前查找的政府投資的一些項目,說說這些項目給人民群眾帶來了怎樣的益處。
強調政府在提供和維護公共利益方面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進一步突出政府在提供和維護公共利益方面所具有的優勢和所承擔的重大責任。
強調法律是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以事例說明如何用法律手段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
指出政府維護公共利益的行政手段。
指出政府維護公共利益的經濟手段。
以事例說明經濟手段的有效性。
總結
可以請學生進行總結性發言,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第二課時(非政府組織的貢獻)
設計情景,引出主體
1.呈現一組非政府組織開展活動的照片或者錄像。學生交流對這些資料所反映的情況的看法。
2.教師:以上是我國一些非政府組織開展公益活動的照片。在維護公共利益方面,非政府組織是又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
體現非政府組織的重要性。用事例說明它們在維護公共利益方面所發揮的作用。
活動一:了解非政府組織
1.教師:非政府組織或非營利性民間組織以民間性、非營利性、公益性、自愿性與組織性為特征,與政府及企業相比有其獨特優勢。非政府組織最初產生于 19 世紀中葉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社會政治、經濟條件發展到一定階段,僅靠政府與企業所無法解決的社會問題大量涌現,非政府組織就應運而生。它是時代的產物,是相對獨立于國家與市場之外的推動社會發展的第三部門。20 世紀 80年代以來,非政府組織在公共生活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他們在謀求經濟公平和社會正義、維護整個社會整體利益乃至全人類共同利益的事業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2.閱讀教科書第 48 頁至第 49 頁中關于非政府組織的資料,了解非政府組織的性質以及非政府組織在公益方面所起的作用。
3.教師呈現國際國內一些重要的非政府組織以及它們在維護人類和平、維護正義、扶貧濟困等方面所做的努力。
4.學生交流課前查找到的或者自己所了解的公益性非政府組織(民間組織),了解這些非政府組織的宗旨、工作原則以及它們的影響力。
說明非政府組織在維護公共利益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
讓學生全面地了解非政府組織。
通過具體事例感受非政府組織的影響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有關的非政府組織,為社會做出貢獻
總結
人類的公益事業是偉大的事業,任何組織——無論是政府組織還是非政府組織都是保障人類公共利益的強大力量。隨著社會的發展,作為政府和企業力量的補充,非政府組織的作用不可忽視。由于非政府組織的公益性和非營利性,參與和從事這些組織的活動的人們更需要有奉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