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政治下冊課文知識整理──問答題
小結
通過這兩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大自然的資源已經被人類過度地消耗了,如今,各種資源面臨著枯竭的狀態,土地荒漠化、水資源短缺、各種能源匱乏等。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如果再這樣下去,總有一天,人類將面對滅頂之災。
第二節 環境被破壞
導入:播放視頻《地球之歌》
播放視頻或音頻《地球之歌》,展現地球環境被破壞的情境。
教學
環節一:可怕的污染
1.學生分組討論地球主要的環境污染以及造成這些污染的原因。
2.將小組討論結果寫在大白紙上,以便全班分享。
3.小組上臺交流本組討論結果,教師加以總結補充。
地球的報復
1.學生查找洪水、泥失流、雪災等自然災害的資料,在課題上進行交流。
2.學生討論人類如此破壞自然環境給自己帶來的惡果。這里,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到,人類破壞環境源于人的貪婪;認識到,要保護環境,首先要節制自己的貪欲。(將本組討論結果寫在紙上,交給老師)
3.教師 對各組結果加以總結、點評、補充,展示一些環境污染惡果的圖片。
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與探討,我們知道了自然環境被破壞的形勢非常嚴峻,無論是水資源,還是土壤資源與空氣資源,都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而人類對這些資源的破壞,恰恰又反過來受到了大自然的報復:沙塵暴、龍卷風、洪水,等等,都嚴重傷害了人類和其他生物的健康成長。環境保護,對人類來說是義不容辭、刻不容緩的。
第三課 做大自然的朋友
第一節 人類的責任
導入:人類啊,你該如何選擇
1. 展現大自然中的各種美麗景象遭到破壞,動物遭到獵殺的場景
2. 學生反思并交流:人類該做出選擇,或是破壞環境,或是成為自然的朋友。
教學
環節一:可持續發展
1. 教師 介紹關于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有關資料請參考“教學參考資料”以及教科書中的閱讀資料)
2. 學生討論: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是否會阻礙全球經濟的發展。(可以分組討論,各組把本組的討論結果寫在大白紙上,上臺匯報交流)
3. 教師總結,補充,幫助學生準確認識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4.學生課后分組搜集關于可持續發展的資料,課下進行討論,以小組為單位上交本組活動成果。(小報、感想等均可)
環節二:世界各國的環保措施
1.課前請學生以專題小組為單位尋找各國環保規定以及其他環保措施,可以分小組開展活動,如分為美洲組、非洲組、亞洲組、歐洲組、大洋洲組。
2.教師簡單介紹環境保護的意義,并請各小組上臺匯報各組的查詢結果。
3.各小組討論,各國的環保措施的特點,我們有可以借鑒之處。然后小組匯報討論結果,教師加以總結補充。
4. 最后,著重介紹我國的環境保護的各項法律法規。(具體資料可參考“教學參考資料”,師生也可以查閱有關資料)
小結
通過這節課,我們了解了人類要成為大自然的朋友,就必須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通過各種法律法規來規范人們環境保護的意識。同時,我們也了解了世界各國關于環保的規定,以及我國的環保政策,希望學生能夠承擔起人類的責任,成為環保小衛士。
第二節 少年在行動
導入:教師鼓勵激發情感
教師:環保是人人都關注的話題,已經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了。作為青少年一代的學生,希望通過這兩節課的學習與探討,我們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能夠為環保事業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