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我們的人身權利 教學設計
2.學生的需要:①正確認識個人隱私及隱私對于個人的重要意義,并懂得保護個人隱私,給其一個心靈的空間,對學生健康成長十分必要。②學習個人隱私的具體內容,了解法律對公民隱私的相關規定及保護,有助于學生增強法律意識,懂得積極維護個人隱私權。③當今世界,由于信息技術和傳播媒介越來越發達,個人隱私被披露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人們對自身安寧和安全的需要也就更為迫切,學生更需全面了解、正確對待隱私問題,增強隱私意識,不僅保護自己的隱私權,也要尊重、保護他人隱私。
三.綜合設計思路
●○課前準備:
教師:布置學生觀看美國大片《國家公敵》。
學生:尋找影片中哪些行為侵犯了他人的隱私和隱私權?同學間可以相互先議一議。
●○教學設計
1.情景故事導入——“隱私知多少”
活動內容:故事描述——小隱和思思是好朋友。一天,小隱看到思思在寫什么,就好奇地問:“你在寫什么啊?”思思猶豫了一下,說:“你看吧!”……原來上面寫的是思思的一個好朋友盼盼的事情。盼盼的爸爸媽媽昨晚又吵架了,還吵得很兇,盼盼只好躲到思思家做作業。思思正在考慮這件事要不要告訴老師。小隱說,這事一定要告訴老師。思思同意了。于是兩個人一起去找老師,老師聽了之后,問思思:“盼盼家住哪里?家里的電話是多少?我馬上和她父母聯系”……設問:①如果你是盼盼,你怎么看待小隱、思思和老師的做法?②你認為在生活中哪些應該屬于我們的個人隱私?
設計意圖:從學生身邊發生的類似事件中,激發學生尋找問題、探求問題的興趣,從而創設出良好的活動氛圍。并讓學生從中了解什么是隱私,隱私包括三方面內容——私人信息、個人私事和私人領域。
教師行為:描述故事,組織討論,引導學習什么是隱私,哪些屬于隱私等,并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
2.情景故事二——“隱私就是丑事嗎?”
活動內容:故事描述——小隱班來了個新同學小紅,小隱主動和她交談,并問她家的電話號碼,父母工作,家住哪里等,想和她做朋友,也主動告訴了小紅自己家的這些情況?尚〖t說,這是我的隱私我現在還不想告訴你?于是有同學給小隱打抱不平地說:“我們這么小,怎么可能有隱私呢?不告訴我們肯定是有些見不得人的丑事不肯跟我們說。”設問:①“隱私就是丑事嗎?”②如果你是小紅,你會怎樣處理這一議論?
設計意圖:對故事有個延續,利于學生對問題的瞬間認同感,激發學生的思考。通過活動,主要讓學生認識到對隱私應有一種態度。并找到一些正確對待隱私的思想。
教師行為:故事描述,引導分析,正確理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隱私意識和態度。
教學建議:老師在第二問中,可以設置a:小紅告訴了同學想知道的情況。b:小紅就是不告訴同學。讓學生在選擇中去學會分辨、學會思考?然后老師加以引導,學會以正確的態度對待隱私。
3.情景故事三——對照影片,聯系現實
活動內容:故事延續——小隱看了美國大片《國家公敵》之后,對影片中涉及隱私的內容有以下幾個問題要與大家討論:①犯罪行為被別人用隱性攝像機拍到時,拍攝者是否侵犯了他人隱私,是否該把錄像帶還給犯罪行為人?②影片中的主角羅伯特•狄恩在一夜之間成為社會的敗類、家庭的破壞者,都是因源于現代的信息技術和傳播媒介,F代科技讓我們的個人隱私越來越沒有了?③請你列舉現實生活中,利用現代科技可能或已經侵犯他人隱私的行為?④我們為什么要制止這些侵犯他人隱私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