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我們的人身權(quán)利 教學設(shè)計
設(shè)計意圖:讓教材知識與生活實踐能有一個良好的結(jié)合點。讓學生在實踐中去感悟所學的知識。提升自己認識的同時,提高實踐能力。
教師行為:分好小組,明確要求,給以指導。并將學生的調(diào)查結(jié)果加以匯總并反饋。對學生的調(diào)查探索及形成的結(jié)果作出評價。
四.教學中的困惑
法律對公民的隱私予以保護,但有時生活中有些有時很難確定。比如,在語文教學中,有時在寫作過程中老師要求學生寫真人真事,流露真情實感;而當學生真的寫了,而且寫了有些他不愿意讓人知道的事,寫得很好,很感人,老師拿這個在班上作為范文讀給大家聽,這是不是對隱私的侵犯了?有時在我們思品課中討論某個話題,但這個話題有些可能涉及學生的隱私(如家庭、親情、曾經(jīng)有過的不良行為等),老師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要求學生積極參與、真實回答,這算不算也是一種隱私的侵犯呢?
第二框 尊重和維護隱私權(quán)
一.教材分析
1.對教學目標的分析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教學,讓學生樹立隱私的意識與觀念,強化學生在隱私方面的責任與信譽意識,找到一些維護自己隱私的有效方法,懂得如何尊重和維護自己及他人的隱私權(quán)。
能力目標:通過教學,能自主地運用所學的法律知識分析教材或日常生活中的相關(guān)案例,初步掌握保護個人隱私的技巧和法律手段,實踐中能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隱私權(quán)。
知識目標:通過教學,讓學生認識到該如何尊重和維護自己及他人的隱私,并探索出保護隱私的有效方法。提高學生尊重隱私的意識,學會用法律來維護隱私權(quán)。
2.對教學重點難點的認識
教學重點、難點:提高學生尊重和保護隱私權(quán)的意識。
懂得如何尊重和維護隱私權(quán)。
3.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
本框“尊重和維護隱私權(quán)”分別從道德和法律兩個層面來敘述——從道德層面看,“尊重隱私是道德的期盼”,就此進一步強調(diào)了尊重他人隱私,不僅要樹立隱私意識,矯正不尊重他人隱私的陋習;而且需要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從法律層面看,“依法維護隱私權(quán)”,對此不僅說明了侵害隱私權(quán)的具體行為表現(xiàn),明確了侵犯他人隱私權(quán)的法律后果和責任,而且還強調(diào)了增強保護個人隱私的意識的同時,指出保護隱私不等于自我封閉,應學會與人溝通和交流。
二.學生分析
1.針對的問題:①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諸如“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等這類宣揚人格依附的封建陳舊觀念還在某些范圍內(nèi)依然存在;某些人干涉他人私人空間、因好奇而熱衷于打聽別人私事、搬弄是非、傳播他人秘密等陋習有時有發(fā)生,這些都會影響個人隱私權(quán)的實現(xiàn)。②學生隱私意識和法律意識不強,對很多侵犯隱私的行為不會認識與辨別,甚至對已給自己造成不良影響和后果的侵犯隱私行為不知道用怎樣的途徑來積極加以維護。③個別學生由于責任意識與信譽意識不強,不能很好地尊重和保守他人的隱私,甚至喜歡打探、議論他人的隱私,并搬弄是非、到處傳播,引起人際關(guān)系不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