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我們的人身權利 教學設計
2.學生的需要:①學生有必要了解侵犯他人隱私權的種種表現,尤其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很多高科技產品存在著侵犯他人隱私的危險,以增強隱私意識和法律意識,更好地保護自己的隱私權,給自己的隱私一個心靈的空間。②了解法律對隱私權的保護,以及對侵害他人隱私權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規定,幫助學生懂得如何通過正當的途徑維護自己的隱私權。③引導學生在注重自己隱私權的同時,學會尊重、保護他人的隱私權,這不僅是道德的期盼,也是法律的要求,對個人的健康成長很重要——不僅是個人文明修養、法律素質和道德境界提升的需要,個人責任意識與信譽意識強化的需要。
三.綜合設計思路
●○課前準備:
教師:尋找生活中侵犯隱私權的案例,并制作好教學課件。
學生:①課前(網絡)搜索一個有關隱私的故事,并談談你的看法。
②針對課前的預習內容,請給大家設計一個思考題。
●○教學設計
1.情景故事一:“qq號的密碼”
活動內容:用自己拍攝的影音資料——琳琳最近一段時間,一回家就上qq跟網友聊天,媽媽看到后,她就馬上關掉。開學近一個月來,老師反應琳琳學習不是很認真,成績退步得很快。媽媽對此很懷疑,堅持要看女兒的qq聊天記錄,要求女兒告訴自己qq密碼。辨一辨:a:把密碼給媽媽看;b:不給媽媽看。
設計意圖:影音資料的使用可刺激學生的多官感受,尤其自拍的影音更能引起學生的好奇與興趣,調動學生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通過對生活事例的探討與辯論,喚起學生生活體驗的感受,活躍學生的思維,在兩難問題中學會明辨是非,并做出正確選擇。而老師的引導也為他們提供了一些有效的調節方法,增強他們處理日常生活中兩難問題的能力,最終落實到行動中。
教師行為:呈現資料,組織辯論,適時地給以引導和點撥。如,逆反心理會給自己以及周圍的人帶來不愉快的體驗。
教學建議:本環節的辯論既可從監護人、年齡等角度談;也可從琳琳保護自己隱私權的角度看,從而引發矛盾沖突,讓學生在兩難問題中學會明辨是非,嘗試做出正確選擇。老師也要給以適時適當的指導,這正是為學生提供解決兩難問題的有效調節方法,可增強學生生活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2.情景故事二:“我想把你的秘密告訴別人”
活動內容:以講故事的方式出現——琳琳為人熱情,好朋友很多,小雪就給她看了qq聊天記錄。琳琳知道了好朋友的很多秘密,可是她卻說“我心中藏不住秘密,很想告訴我的另一個好朋友,可我不知道該怎么辦?”設問:你們說她應該怎么辦?a:告訴別人;b:不能告訴別人。
故事連接——琳琳最終告訴了好朋友真真,真真又告訴了自己的好朋友?于是……,你如何評價琳琳的行為?
設計意圖:作為一個同齡人,讓學生積極地參與故事,既能激發他們的思維,又能活躍課堂氣氛,并在故事討論中明白一些道理,懂得一些法律知識。
教師行為:呈現故事、設疑啟思、組織辯論、適時引導、明理學法。
教學建議:故事層層深入,老師在呈現方式上可以變化。如學生說故事,拍成影音等。在辯論與討論中,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從琳琳的角度、從朋友的角度、從誠信、責任的角度來說明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