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教版八年級政治下冊全冊教學設計3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
1 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為什么要提出“四項基本原則”?(那時出現了資產階級自由化問題)
2“四項基本原則”的四個“必須堅持”是什么?(指導學生從課本45頁注解尋找答案:共產黨的領導、社會主義道路、 人民民主專政、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
教師指出:這“四項基本原則”不僅是我們的立國之本,也是實現現代化的基本前提。
3 1982年召開的十二大主要內容是什么?(鄧小平明確提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教師聯系比較: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指的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剝削制度,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當年蘇聯是在大城市舉行武裝起義奪取政權的。中國共產黨建立初期,照搬蘇聯的經驗,結果遭到嚴重挫折。后來是毛澤東等人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開辟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終于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所以說,那是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如今,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也是總結了中外歷史上的經驗教訓,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新發展。
4 1987年召開的十三大主要內容是什么?(鄧小平為大會闡明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理論,提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路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大會根據他的設想,做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發展分三步走的戰略部署。)
5根據46頁“動腦筋”,組織學生列表、討論回答:為什么說鄧小平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他解決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等一系列基本問題。)
時 期 作 用
十一屆三中全會 提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
改革開放初期 提出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
十二大 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十三大 闡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
6組織學生完成歷史填圖冊14頁1、4(2)兩題。
鄧小平理論指導地位的確立
1課本45頁“導入框”、47頁插圖和49頁“自由閱讀卡”的內容都反映了哪件大事?(鄧小平到南方視察并發表重要講話。)
2 這些講話的重要觀點是什么?(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能動搖、特區姓“社”不姓“資”、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發展經濟是關鍵、發展才是硬道理、讓全國人民都發財等。)
3指導學生完成歷史填圖冊14頁4(1)題:(這些圖片中的歷史事件發生在1992年我國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遇到姓“社”、姓“資”問題困擾的關鍵時刻,鄧小平視察南方并發表重要講話,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4組織學生思考討論:為什么說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
(鄧小平關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逐漸形成了鄧小平理論。這一理論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回答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系列問題:
a.在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問題上:強調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