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教版八年級政治下冊全冊教學設計3
[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導入:多媒體展示 人民大會堂和天安門建筑圖片讓學生觀察,以上圖片及實物上有什幺共同之處?
第一環節:認識國徽,感受內涵
1、閱讀課本第一個圈,第一個黑菱,想一想;為什幺國徽會被印在這些物品上或者被懸掛在這些場所?
學生回答略。
教師:(先對學生的發言作積極的評價)因為國徽是一個國家的象征和標志。我們的國徽象征著我們的偉大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的印刷和國徽懸掛當然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必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的規定執行。
2.看一看:我國國徽圖案是怎樣構成的。
3.小組討論:我國國徽圖案的含義。之后,小組推薦同學發言。
教師展示相關幻燈片:
學生朗讀課文:國徽的深刻內涵。
(投影)結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征和標志;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當家作主
教師過渡:憲法規定了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國徽也告訴我們,在我國人民當家作主。但是我國是一個擁有十三億多人口的人口大國,人民怎樣當家作主呢?
第二環節:走近人大
我國憲法規定,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現在,首先讓我們走近全國人大,看看全國人大是怎樣代表人民行使權力的。
投影:全國人大部分事件紀要。
一屆全國人大
一次會議 七屆全國人大
五次會議 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17次會議 十屆全國人大
三次會議 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
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選舉毛澤東為主席,決定周恩來為總理 將興建三峽工程列入十年規劃 通過關于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決定 通過《反分裂國家法》 通過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的決議草案
思考:(1)全國人大選舉產生國家領導人的事實表明什幺?
(2)表中全國人大所決定的大事還有哪些方面?表明什幺?
(3)從全國人大所決定的大事反映出其性質是什幺?還有哪些權力?
第二課時 《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經濟制度》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國有經濟、集體經濟的含義及其作用,非公有制經濟的作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2、能力目標:結合我國的基本國情、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體會“三步走”發展戰略既鼓舞人心,又切合我國的實際;從我國多層次的生產力水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需要等方面及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實際,體會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性;體會國有經濟、集體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的不同作用,體會多種所有制經濟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道理。
3情感態度價值觀:從經濟制度方面分析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強對黨和社會主義的熱愛之情,感受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感受不同所有制經濟所具有的不同的作用,用平等的眼光看待非公有制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