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教版八年級政治下冊全冊教學設計3
教師:面對姑姑和母親,假如你是曉軍,你會怎么做?
3、當繼承權發生爭議時(板書)
學生1:與姑姑協商,拿出爺爺奶奶的部分存款給姑姑。我們要注重情義、互諒互讓,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樣做有利于繼承人之間的和睦團結和整個家庭的穩定幸福,有利于充分發揮被繼承人遺留財產的效益。
學生2:通過老師,做姑姑和母親的工作,向她們宣傳有關法律知識,通過協商取得自己應該繼承的遺產。
學生3:起訴姑姑和母親,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教師:看來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處理方法,你最贊同哪種做法?從中可以得到什么啟示?
我國繼承法第15條規定:“繼承人應當本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由繼承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45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繼承案件,應當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繼承權。
教師小結:通過同學們的討論,我們明白了當繼承發生爭議時,我們應盡量本著互諒互讓的精神,積極協商解決。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還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三)課堂小結:這一節課我們學習了有關繼承的法律知識,知道了在繼承權發生糾紛是該怎么做。學法就是為了守法、護法。所以在現實生活中當我們的財產繼承權發生爭議時,我們應盡量本著互諒互讓的精神,積極協商解決。當自己的財產繼承權受到侵犯時,要學會依靠社會力量,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四)課外練習:模擬法庭
媒體展示:金、吳夫婦生育了四個兒女。甲男、丙女在家務農,乙女、丁男在城里工作,四人都已成家,共同承擔著贍養父母的義務。兩老口相繼病故后留有房產三間。丙女、丁男因房產繼承問題發生了爭議。丙女提出丁男收入豐厚就別繼承房產了,三間房由其他三兄妹個繼承一間,而丁男卻不同意。最后四兄妹弄上了法庭。
以大組為單位,模擬法庭進行法庭辯論與庭審活動,由學生扮演法官、律師、書記員、四兄妹等角色,然后全班交流。
(五)布置作業:搜集資料,準備模擬法庭表演
陜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下冊十三課《騰飛的中華》
第一課時 《幸福時代 美好生活》教學設計
課標內容:
感受身變得變化,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實行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社會帶來的巨大變化,增強熱愛共產黨的情感。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學校、居民生活的變化,培養學生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情感。
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列舉學校發生的變化以及為改善人居環境而進行的基礎設施建設,思考旅游休閑反映了哪些變化,觀察百姓生活十大變遷等活動,讓學生感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的巨大成就,培養學生觀察社會的能力。通過“發生上述變化的原因是什么?”的討論,培養學生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感情,提高學生搜集、處理運用社會信息的能力。
知識與能力:
了解學校變化和居民生活的變化,培養學生觀察社會生活的能力,提高搜集、處理、運用社會信息的方法和技能。
教學重點難點:
改革開放以來,居民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教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