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課: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設計人:施新紅 使用人:
學習目標:
1、掌握秦朝中央集權統治的建立和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疆域和秦長城、靈渠兩項古代工程。
2、歸納并試評“秦始皇鞏固統一的主要措施”,提高初步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3、通過學習認識: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的統一在歷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和進步作用。
學習重點:秦的統一及其作用
學習難點:焚書坑儒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全面閱讀教材,標注知識點,并完成下列問題:
1、閱讀56頁內容,回答:秦是怎樣滅掉六國而完成統一的?秦朝建立的時間、建立者、都城。
2、閱讀教材57頁內容,歸納秦朝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的措施有哪些?你能用簡單的圖示表示出來嗎?(小組內討論)
3、閱讀57—59頁內容,歸納為鞏固統一,秦朝還采取了哪些措施?
4、說說秦朝的疆域,并試著設計一下秦朝疆域示意圖。
(二)合作探究
1、我的問題:—————————————
2、我們的問題:————————————
3、老師的問題:
(1)、戰國時期有哪幾個主要的諸侯國?為什么秦有條件來完成統一?你如何看待秦滅六國,統一天下?
(2)、結合當時的實際,分組討論一下秦朝實行焚書坑儒的目的是什么?秦始皇采取這種手段有何消極影響?
(三)拓展延伸:
1、結合所學內容,談談秦朝在中國歷史上起了什么重要的作用?
2、有人說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說秦始皇是暴君,你的觀點是什么?說說理由。
(四)系統總結:小組共同列出本節課的知識結構圖。
(五)鞏固訓練
一、選擇題
1.秦國在軍事實力上對六國形成優勢是( )
a.商鞅變法以后 b.戰國中期以后
c.嬴政在公元前246年即位后d.長平之戰以后
2.秦統一后規定在全國范圍內統一使用的貨幣是( )
a.刀形幣 b.蟻鼻錢 c.鏟形幣 d.圓形方孔錢
3.秦長城的起止點是( )
a.西起臨挑,東到遼東 b.西起遼東,東到臨洮
c.西起長平,東到臨挑 d.西起臨洮,東到長平
4.秦始皇“焚書坑儒”的主要目的是( )
a.樹立秦的形象 b.加強思想控制
c.限制人們的言論 d.禁止儒學傳播
5.秦始皇派誰北伐匈奴( )
a.蒙恬 b.李斯 c.淳于越 d.趙括
6.為解決運輸上的困難,秦始皇派人開鑿了靈渠,開鑿的靈渠把哪兩大水系連接起來( ) ①長江②黃河③珠江④淮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二、材料分析題
材料“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議,發布焚書令,規定除政府外,民間只可收藏醫藥、占卜和種植等書,其余一律集中焚毀。他又把暗中誹謗他的儒生400多人,全部活埋。”
閱讀材料回答:
①材料中反映的內容在歷史上稱為什么?
②秦始皇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有何危害性?
三、問答題
簡述秦始皇為鞏固統一,加強封建統治采取了哪些措施?
(六)當堂反思:
本節課我的收獲:————————
我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