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課: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任務二:閱讀教材第28頁,
1、舉例說明奴隸的悲慘命運。
2、思考回答教材第28頁的動腦筋
二、合作探究:
1、我的問題:…‥
2、我們的問題:…‥
3、老師的問題:①猜想一下當時奴隸們怎樣制造青銅器?
②夏、商、周時期,我國的農業、手工業、畜牧業 都很發達,為什么以“青銅”作為當時文明的象征呢?
③、某鼎銘文記載:“五個奴隸等于一匹馬家一絲”。這說明了什么?
三、拓展延伸:
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是中原地區青銅文化的代表;“三星堆”文化是我國西南地區的代表。這兩種文化有所不同,為什么?
四、系統總結:
青銅文明水平高,鼎尊三星三代表。
農牧工商有發展,奴隸命運很悲慘。
五、鞏固練習:
1、著名的商朝司母戊鼎可以證明我國商周時期( )
a、奴隸制的高度發展 b、農耕文明出現原始
c、奴隸的命運 十分悲慘 d、青銅工藝水平高超
2、我國古代南方青銅文化的代表是( )
a、元謀人文化 b、河姆渡文化 c、三星堆文化
3、世界上最早發明瓷器的國家是( )
a、中國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巴比倫
4、在夏、商、周奴隸制經濟中占主導地位的部門是( )
a、農業 b、手工業 c、商業 d、畜牧業
5、在奴隸社會中,從事經濟生產的主要是( )
a、奴隸主 b、奴隸 c、平民 d、 諸侯
6、商朝時的貴族可以把某些人隨意轉讓和買賣,甚至殺死或活埋,而貴 族不受處罰。這是因為( )
a、這些人欠他們的錢 b、這些人是他們的奴隸